2.3中国的河流(第2课时)☆学习目标☆1.充分利用长江流域图和相关地形、气候图综合学习长江各河段的水文特征。2.通过对长江建设上取得的成就,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3.重点:利用长江流域图掌握并能够填注长江的概况(发源地、注入海洋、长度、流经省区、流经地形区、支流名称、主要湖泊等)。☆预习导学—不看不讲☆滚滚长江阅读教材的文字资料和“长江水系”图。1.长江流域概况(1)发源地:A唐古拉山,源头a称为沱沱河。(2)注入海洋:B东海。(3)全长:约6300千米,是我国第一长河,是世界第三长河。(4)流经省区:青、川、藏、云、渝、鄂、湘、赣、皖、苏、沪,共11个。(5)流经主要地形区:C青藏高原、D横断山区、E云贵高原、F四川盆地、G长江中下游平原。(6)主要支流长江以北:①雅砻江,②岷江,③嘉陵江,④汉江。长江以南:⑤乌江,⑥湘江,⑦赣江。(7)上中下游分界点:2.水能开发(1)水能资源:蕴藏量占全国的1/3,主要集中在上游河段,特别是宜宾以上的河段。(2)开发利用:目前,我国最大也是世界最大的水利枢纽三峡水利枢纽。3.航运价值(1)长江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2)航运:长江干、支流通航里程已达7万多千米,货运量占全国内河货运量的60%。4.长江干、支流汇合处形成大型城市如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的重庆,汉江与长江汇合处的武汉,岷江与长江汇合处的宜宾,赣江与长江汇合处的九江。(也可参考地图册)1.长江是我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大河,请你说说它的“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不是世界第一大河?我国长度最长、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广、水能蕴藏量最大、通航里程最长等;不是世界第一大河,世界长度最长的是尼罗河,流域面积和水量最大的是亚马孙河。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2.读长江干流(部分)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地势有三个阶梯,其中长江发源地①位于我国的第一级阶梯上。图中②处著名的峡谷是虎跳峡。(2)图中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宜昌(填图中城市名),中游和下游的分界点是湖口(填图中城市名)。(3)在长江上有“九曲回肠”之称的河段是荆江河段。3.结合教材“中国地形”图,从地形的角度谈一谈三峡修建水坝的好处?三峡水坝位于第二和第三级阶梯的汇合处,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同时还能够拦截来自上游的大部分江水。三峡工程的益处,主要集中在防洪、发电和航运方面。三峡工程还对环境、南水北调、养殖等多方面有很大的益处。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长江上游的原始森林,具有涵养水源、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调节气候、抵御自然灾害等多方面的功能。但长期以来毁林开荒,乱砍滥伐森林,也是导致1998年发生特大洪水的一个重要人为因素。材料二湖北省境内湖泊众多,星罗棋布,20世纪50年代有大小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但现在仅剩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水面缩小四成。(1)长江洪水对中下游平原地区危害最为严重。长江中、下游的洪水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①宜昌以上干支流;②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③汉江。(2)近年来,长江干流的洪涝灾害频繁,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自然原因是什么?自然原因:长江流经地区降水丰沛,暴雨时各支流往往同时涨水。主要人为原因是:①长江中、上游地区乱砍滥伐现象严重,致使该地区水土保持能力大大下降,引起越来越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长江干流河道严重淤塞;②长江中、下游地区长期以来不断进行围湖造田,使长江流域本身调节洪峰的能力越来越弱。(3)你认为预防和治理长江洪灾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①加固江防大堤;②兴建一批分洪、蓄洪工程;③兴修水库和水利枢纽;④重点治理一些河段(如川江、荆江河段);⑤在长江上游大力植树种草,保持水土,禁止乱砍滥伐,适度放牧;⑥退耕还湖,移民建镇;⑦南水北调。见《导学测评》P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