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教学之我见不拘一法教“识字”汉字是一种表音表意的符号,了解了它的意义,掌握了它的规律,一般是不会写错的,并且是可以把它写美的。可是许多学生在写字时,不是少笔画,就是多笔画,写出的字“东倒西歪”“比例失调”,更有甚者,滥用“通假字”。出现上述种种情况除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观察不细以外,更主要的是学生没有了解汉字,没有掌握其内在规律。笔者总结了一套“五步曲”法,其效果较为明显,现简介如下:一、说一说说一说字的结构、音符、意符,自己采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等。老师先做示范,再让学生上台练习说,然后再让同桌之间互相说。如“刃”是“刀”上点了一点,表示刀中最锋利的地方,为什么不能加两点(许多学生写时多加了一点),因为刀的背面不锋利,这时可拿出实物──学生用的小刀,指出哪处锋利,有几处锋利。通过说、看这个字就不会写错了。此外,还可以结合字编谜语等形式巧记。如“二人力大冲破天”(夫),“要一半,扔一半”(奶)二、写一写机械重复地练字是不提倡的,但是适度地写字练习也是少不了的,教师应根据学生掌握情况及学生不同情况适当而定。例如,会写的少写甚至不写,好写错的多写两遍等。可以用笔写,也可用手指在桌上写。教师要以身作则,自己在板书时要工整、规范、实践证明,书写规范、美观的教师,其学生的字也工整、耐看。三、评一评评一评方式很多,可采取定期作业展览、书法竞赛等形式,评出“错字最少的人”“字写得最美的人”等等,也可以开展”让学生找一找媒体、广告中错别字”及“评一评字写得最美的媒体、广告”等活动,促使学生写对字,写美字。要积极鼓励、推荐学生参加书法大赛,学生得到奖励后,会更加积极地投入到写字、练字中去。四、演一演单纯地讲写,时间长了提不起学生的兴趣,效果也不明显,若借助于表演造型,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吃”字,学生往往多写一横,成“口+气”,教师可请一名学生上台,让其嘴里横衔着一支笔,再给他一块糖让他吃,自然吃不成,因为嘴里横着一个东西。这样他会深深记住这个“吃”。五、练一练学生毕竟是学生,写错字很正常。教师平时要做好记录,哪些字常被写错,哪些学生常写错哪些字,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要隔三岔五地让学生练练。同时提倡学生临帖练字,每天练好三五个字即可。另外,多读书,勤动手,也是把字写正确、美观的基本功,因为只有多读书,勤动手(查字典),学生才不至于看到学过不久的字也感到生疏。写好字,实质是社会从素质发展角度要求学生把字写正确、写规范,进而达到书写美观。在信息时代,许多文字书写工作被电脑文字输入所代替。但是,由于中国汉字书写除了满足交流需要外,还包含浓厚的艺术观赏因素,不宜以输入全部代替书写。美国学校近几年来作业实现微机输入,造成学生多项能力综合水平下降等一系列问题,也从另一方面促使我们认识到写好字的重要意义。写字练习带动手、腕部精细运动,不仅对学生手、腕部小肌肉群发育起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大脑的视觉言语区、运动言语区、听觉言语区之间联系发展,也有利于大、小脑协调发展。这可谓以手“巧”促心“灵”。写美观的字,包含着审美的因素,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感受了多种美的熏陶,比如欣赏了许多名家名帖,观摩了书法大师的挥毫泼墨,那么,他们的审美情趣得到净化和提高,就会产生写好字的欲望。从而反过来促使手、腕运动精细化,促进手眼配合默契,这是事物的另一方面,心“灵”促手“巧”多数基层学校是语文教师担负着指导学生“写好字”的重任。本文从三个方面浅谈我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写好字的一些做法。一、兴趣引导,鼓励点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真理至今颠扑不破。这就要求教师抓住学生心理的脉搏,多方面引导,使学生产生写好字的兴趣。1、书法欣赏:让学生能经常欣赏到他们能接受的作品,名帖,引起他们的惊叹,感受到美。再辅以指点,让学生知其所以美,确立前进方向。2、故事幽默:介绍书法名家刻苦专心练字的奇闻趣事,说些有人写歪字闹的笑话,来引起学生的共鸣,认识到写好字的作用,做好长期努力的心理准备。3、举办展览:在班级内部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