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主题墙饰与幼儿“对话”[内容摘要]:主题墙饰与幼儿的对话就是指借喻的“对话”,是让幼儿在与主题墙饰的互动中发展,获得有益的经验与能力,同时墙饰也会在幼儿的心智变化中得到一定的改变和充实,并在相互的碰撞过程中激发出新的问题,为进一步的对话留下空间和余地。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幼儿的表现,倾听他们的想法,及时敏锐地觉察幼儿提出的问题、困惑和需要,及时给予适当地支持、引导和帮助,与幼儿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成为幼儿学习和活动的合作者、支持者、引导者,并正确把握好自己在创设环境活动中的角色定位,为幼儿创设真正的能与之“对话”的活动环境。[关键词]:墙饰、幼儿、对话一、主题墙饰与幼儿“对话”的含义对话有不同层次的含义。一是按照原始的意义:对话是一种语言活动,专指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在谈话过程中,言者和听者就所谈的话题不断言说和倾听,从而达到理解或达成共识。二是对话不限于言语交谈,作为一种借喻的“对话”,它是消除了种种对立之后而形成的平等互助作用。在“对话”中双方都达到新的超越,共同创造出一个更美好的新世界。它是一种意识或境界,一种关系状态。这种意识可以支配人的一切非语言的相互交流活动,使这些交流活动也成为一种对话。而这里所说的主题墙饰与幼儿的对话就是指借喻的“对话”,是让幼儿在与主题墙饰的互动中发展,获得有益的经验与能力,同时墙饰也会在幼儿的心智变化中得到一定的改变和充实,并在相互的碰撞过程中激发出新的问题,为进一步对话留下空间和余地。二、主题墙饰与幼儿“对话”的策略要想让主题墙饰生动起来,就要采取一些灵活的策略。首先要让主题墙饰有生机、有生命力、有弹性。根据主题的变化、幼儿的需要及时进行修正,并鼓励幼儿在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经验调整环境,要从而实现幼儿与墙饰的互动,使他们在创设环境中成为构建自己知识的主角。其次是要创设有挑战的墙饰,在创设的环境中的各个因素都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经常在对话中会给幼儿带来问题,引发他们探索,而材料的选择是低结构多功能的,幼儿有机会用同一种方法作用于不同的材料。最后就是在创设的过程中,要采用瑞吉欧的空间特征,,让空间的安排、材料的选择,以及每一个事物都能传达沟通的意图形成人际交流的氛围,让墙饰在与幼儿的对话中协助幼儿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以下一则案例就是在主题墙饰与幼儿对话的策略中生成的。课题的由来:最近我们的一个中国娃的主题有许多孩子们带来的照片,孩子们在活动的间隙都会去看这些的照片,美丽的照片各种各样,于是,林家木说:“老师,我们办个展览馆放这些照片吧?”这个主意立刻得到了大家的赞同,这样,“宝宝写真集”生成了。可是怎样让主题墙饰展示我们的主题呢?孩子们建议:“把我们的照片都带来展览吧。”于是,小朋友们纷纷把自己的家庭生活照、风景照、旅游照、艺术写真照带到了幼儿园,由照片引发的数学话题就此展开了……(主题的生成到环境的创设都打破了传统的由老师创意、老师拿主义的状况,而是由幼儿自己提出想法、建议。幼儿在这一过程中的地位变化,促使教师必须要更加细致地了解幼儿,并适时地提供支持与帮助。)“对话”过程:1、展示照片(分散)在家长的支持下,孩子们带来的照片各种各样十分美丽,有个人出去旅游的照片,有和爸爸妈妈合影的全家福,有自己拍摄的风景照,有个人的艺术写真,林家木和兰天池的妈妈还特地把孩子在台湾和香港的游玩照片也带来了,这些照片怎么摆放呢?孩子们七嘴八舌的说要摆这要摆那的,于是他们自己选了喜欢的地方贴上了照片,活动间隙的时候,大家都喜欢到这来相互欣赏、议论。(此时,墙面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展示空间,而教师则以顺应的态度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实现自己想法的空间。)2、照片加框了(集合)孩子们每天都来这围着照片欣赏、议论。一段时间以后,他们发现了问题,觉得照片摆放的有些凌乱,不美。有的孩子说:“我家的照片都有相框,而这里的照片没有,所以不好看了。(当墙面作为展示的空间出现在幼儿的面前时,它的整体结构、布局对幼儿来说都是一种信息的传递,这种信息作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