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解高考物理中“一类多过程问题”镇江市第二中学步国平(212004)随着课程改革在全国的全面展开,教育的理念也随之改革。新课程要求改变传统的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自主探究、互动合作,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思维能力。近些年来,多过程试题在高考中频繁出现,并成为试题改革的一个方向。如果学生每个过程的仔细分析,不仅时间不允许,而且过程复杂容易出错。怎么巧解这类多过程问题,本文列举几道高考试题进行分析。从而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多渠道提升学生广阔思维空间,从中找出简单而有效的解题途径。【例1】(99上海)一辆质量m=2kg的平板车左端放有质量M=3kg的小滑块,滑块与平板车之间的摩擦系数μ=0.4.开始时平板车和滑块共同以v0=2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向右运动,并与竖直墙壁发生碰撞,设碰撞时间极短且碰撞后平板车速度大小保持不变,但方向与原来相反.平板车足够长,以至滑块不会滑到平板车右端.(取g=10m/s2)求:(1)(2)略(3)为使滑块始终不会滑到平板车右端,平板车至少多长?解析:由题意可以得到平板车与墙壁发生多次碰撞,最后停在墙边。设滑块相对平板车总位移为l,从初状态到末状态根据系统能量守恒得:得:m【例2】(07江苏)如图所示,一轻绳吊着粗细均匀的棒,棒下端离地面高H,上端套着一个细环。棒和环的质量均为m,相互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kmg(k>1)。断开轻绳,棒和环自由下落。假设棒足够长,与地面发生碰撞时,触地时间极短,无动能损失。棒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竖直,空气阻力不计。求:(1)(2)略(3)从断开轻绳到棒和环都静止,摩擦力对环及棒做的总功W。解析:由题意可以得到最终棒和环都处于静止状态,由此设环相对棒滑动距离为l,根据系统能量守恒得:摩擦力对棒及环做的总功为:得到:H棒环通过上述例析,我们可以得到这样一个解析多过程试题物理习题方法,从中抽象与已知的典型模型所具有的共性——物理本质,避开复杂的过程;从系统的初、末状态入手;然后选择反映这种物理本质的物理知识(系统能量守恒)进行解答。从这种“分析、对比、选择解答”过程中去加深对所学物理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从而得到思维变通性的训练,进而促进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