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编制作业(一)作业的布置、批改与讲评教学质量的高低有60%在课堂,有40%在作业的布置、批改与讲评。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知识、反馈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设计富有针对性,有弹性的作业,以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作业形式讲求多样化,有书面作业、口头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等,并保证作业质量与批改水平。为提高作业布置、批改与讲评的效益,建议大家注意以下几点:1.作业题要精选。我们布置作业不能照搬教辅资料,不能重量轻质,一定要加以精选,提高针对性。还要注重举一反三,进行一些变式训练。比如,学习了梯形的面积之后,除了基本的训练之外,还可以变化条件与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知识。如已知梯形的上下底之和和高,求面积;已知梯形的上底或者下底、高和面积,求下底或者上底。书中的习题一般都要处理,但处理的方式可以灵活。数学习题做课堂作业、课外作业、家庭作业都可以,但要把握作业量,作业量太大,学生疲于应付,质量肯定不高,教师批改任务也重。语文作业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督促与指导,以保证完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第一学段5万字,第二学段40万字,第三学段100万字的课外阅读任务。英语的作业以听读为主,多听才能增加对英语的接触频率,要边听边读,增强语感。我们要善于研究书中的习题,弄清楚每道习题的编排目的,训练重点,训练价值,要提前做好标准答案。我们在备课时就要备习题的处理方式。对于简单的重复练习,我们可以有选择的舍弃一些。比如学习了四则计算时,书后的一个习题里面就有6个大同小异的小题,学生课堂上不可能把这些题目都做完,我们就可以从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三、四道题供学生练习,舍弃一些意义不大的重复性练习。2.作业要全批全改,及时反馈。一般要求做到作业批改“不过夜”,当天作业当天批完,作文允许一周内批完。教师不得转嫁劳动到学生身上(请学生改作业),应坚持自己全批全改。如果上课任务特别重,空堂时间很少,提倡着眼效益,多元批改,比如师生共批、轮流面批、自批互批(针对一些比较简单的练习)、随堂批改(简单的作业可通过小组比赛等方法,当堂完成批改)等。无论多忙,作业都必须反馈。我们要注意使用好批改符号,用红笔标记错误,可以用个性化的标记,如画圈,打问号,画两横线都可以。要坚持作业等级评定,适时给学生以鼓励性批语。作文批改要求从标点符号到字、词、章节都要进行修改,旁边有眉批,结尾有评语,既要肯定优点,又要指出不足。作业有错,必须及时发回订正,所有学生都要认真改错,我们不得放弃学困生。要把平时的作业情况作为过程性材料纳入学生的学期学业成绩评定,坚持做好这项工作,可以提高学生对待作业的审慎态度。我们学校就把作业情况纳入了学生学科素质评价。比如作文,按照单元教学计划,每个单元一次课堂作文,作文本的首页上就是学生自制的目录,按序号、文题、等级一一排列,供学期末评价定等。3.倡导做好错题建库的工作。学困生一般都要有一本错题集,把作业中易错的试题订正在一本特殊的作业本上。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问题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二次练习。我就有这样一个坚持了多年的习惯,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每次的单元考试之后,先让学生在试卷上改错,再要求他们把错题抄写在这个本子上,过一两周后,再让学生解答这些题目。我认为这是非常见效的一招。改错是必须的,但改错不能变成惩罚,反对机械重复的改错,改错不得超过三遍,那种罚写五十遍、一百遍的作法就是体罚,绝对不允许。不准用增加作业量的方式来变相体罚学生,不准撕毁学生作业本,不准把学生赶出教室。4.作业讲评要遵循遗忘的规律,适时讲评。讲评时不要面面俱到,平均用力,要有所侧重,有的放矢。对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错误率较高的题,要详细讲评,充分展示思考与分析的过程,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记。对于大面积出错的习题,我们一定要分析出错的原因,学生的思维障碍点在哪里,再针对性的讲解,针对性的训练。同时,要通过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及时调节教学进程,调整教学行为。我们要重视练习课的教学,精心备课,准备有价值的训练题,精讲多练,实现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