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的团结友爱教育幼儿时期是人的思想、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早期教育和塑造良好品德行为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行为养成在性格塑造中留下深深的印迹。我们应对幼儿进行适时适度的德育教育,创造优良环境,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幼儿形成、发展、巩固良好的个性心理奠定基础。《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品德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移默化的影响,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所以,德育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性格对孩子终身受益。然而如今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因为生活在优越的“温室”中,他们缺乏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与小朋友主动、自觉地合作、分享意识淡薄。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地有着不合群、自私、自我中心严重等现象。而当今社会培养良好的团结、合作交往的能力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须的品质。那么如何从小培养孩子团结合作的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为幼儿创设良好的交往环境环境是儿童良好心理行为发展的资源,孩子能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成并开展活动,因此创设良好的环境为孩子团结合作品质的形成奠定基础。介于现在独生子女自私、自我为中心严重的个性特点,我园在小班新学期初开展了以“团结、合作、分享,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为教育重点的“大带小”活动,活动中以对口班级为单位,让幼儿一对一的帮助。我们班是这样做的,首先我们让幼儿通过看照片回忆自己刚入园时的情景,获得情感共鸣,然后让孩子们讨论怎样去照顾弟弟妹妹?弟弟妹妹哭闹时,我们该怎样做?帮他们擦眼泪和鼻涕时应该怎样擦?怎样让弟弟妹妹不哭?可以带弟弟妹妹做些什么事?通过讨论,幼儿积累了一些大带小的经验。在大带小的活动中,他们每人认领了一个小班幼儿作为活动对象,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现自己对小班弟弟、妹妹的关爱、安抚。有的小朋友看到弟弟妹妹哭了,就帮他们擦眼泪,并且安慰他们:“别哭了,姐姐带你去玩。”“小妹妹,别哭了,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小弟弟,如果你不哭了,我让你玩我的玩具……”幼儿爱玩,喜欢游戏,我们就利用小朋友爱做游戏的特点,让他们带着弟弟妹妹一起做游戏。游戏前,让小朋友讨论怎样带弟弟妹妹做游戏?活动+开始时,小朋友只顾着自己玩,把弟弟妹妹晾在一边,有的则让弟弟妹妹当自己的宝宝照顾他们。这时,我就让小朋友讨论他们谁做的好,谁更体贴弟弟妹妹?怎样让自己玩得开心,也让弟弟妹妹玩得开心?小朋友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有的说游戏时让弟弟妹妹和自己一起玩,把自己的玩具让给弟弟妹妹,弟弟妹妹不会时要耐心地教他们……讨论过后,他们再次游戏时,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弟弟妹妹开始觉得做游戏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哥哥姐姐更懂得如何照顾弟弟妹妹了.哥哥姐姐教弟弟妹妹简单的常规,给弟弟妹妹送礼物,共同分享学会的歌曲、律动,一起在操场上游戏等活动,使小班弟弟妹妹愉快地度过入园焦虑期。在此活动中哥哥姐姐体验到了到哥哥姐姐的责任感和自豪感,体会到了要照顾弟弟妹妹给予关爱、与弟弟妹妹友好相处、分享礼物的快乐情感,从而促进了幼儿烦人社会性情感的发展。二、在营造精神环境的同时,物质环境的创设更能感性地感染幼儿。在班级墙面环境中为了鼓励幼儿主动参与,我们布置了“心情小天地”,上面有每位小朋友的照片和心情卡,心情好的时候放笑脸,不高兴时放哭脸,每天小朋友都会根据自己的心情放心情卡。孩子们一有时间便会携手来说说、看看,互相续述发生过的趣事,重温友好的甜蜜。看到谁放了哭脸时,小朋友就会说xxx不高兴了,老师和小朋友们便会问为什么不高兴啊?这位小朋友将自己不愉快的时讲给大家听,我们给予安慰和爱抚。在教室中创设了“分享区”,在此摆放着幼儿从家中带来的宠物和玩具。有玩具、照片、图片、书等,在自选游戏时,幼儿可以随时到这个区角来与小伙伴共享自己或他人带来的玩具,充分感受和同伴共享的乐趣。幼儿大多以我为中心,对事有特别强烈的占有欲和好奇心,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幼儿提供与他人团结协作的机会,围绕“团结合作、分享谦让”的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