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据未来的高地-纳米产品质量监管的探讨作者:张春野(单位:江苏省苏州质量技术监督局)(发表于《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3第02期)目录:一、纳米产品的概念及发展现状1、纳米产品的概念2、纳米产品的发展现状二、纳米产品监管的必要性三、纳米产品的监管1、纳米产品监管的第一利器---标准2、纳米产品监管的第一抓手---技术机构3、其它正文:一、纳米产品的概念及发展现状1、纳米产品的概念纳米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门新兴技术学科,与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一起被列为21世纪的三大关键技术,尽管在学术上关于纳米技术的定义有多种,笔者还是采用国家标准委对纳米技术给出的定义:纳米技术是指研究纳米尺度范围物质的结构、特性和相互作用,以及利用这些特性制造具有特定功能产品的技术。而纳米产品最通俗的理解就是采用或者部分采用纳米技术所制造出的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也包括通过纳米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所生产或者改进后的产品)。由于纳米产品的种类繁多,在很多领域存在诸多交叉现象,分类方式也很复杂,简单来说包括纳米电子信息类产品、纳米生物医药类产品、纳米工程机械类产品、纳米能源环保类产品、纳米新材料等多个种类。可以函盖民用、军用、商用等多个领域,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2、纳米产品的发展现状纳米产品的正式发展启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纳米产品产业化概念的提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均投入巨资加入对纳米产品的研究,美国现有约95%的工业部门和超过65%的科学实验室都在进行纳米技术及产品的开发,并将其置于国家最优先发展的地位。2003年12月3日,美国签署了《21世纪纳米技术研究发展法案》,目的以政府的全面整体支持,使美国在未来始终占据纳米领域的霸主地位。正是世界各国对纳米相关产品的重视,使得纳米技术及产品蓬勃发展,根据报告,目前全球范围内基于纳米技术的产品市值已经超过2500亿美元。我国发展纳米技术也是比较早的,在纳米材料的研究等方面已经走在世界前列,但受制于多方面原因,导致我国纳米产品的产业化在相当程度上滞后于欧美发达国家。比如美国和日本最早将纳米涂料产品产业化,将其从军事隐身涂料逐步扩展到其它方面应用,在建筑内外墙、汽车工业等众多领域已经牢牢占据了先机,而目前我国的纳米涂料产品大规模产业化之路还有一定距离,这也是我国纳米产品与国外发达国家纳米产品之间关系的一个缩影。关于纳米产品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的前景有很多专家在研究,笔者不做过多赘述,将重点放在纳米产品与质量技术监督相关的层面上进行探讨。二、纳米产品监管的必要性国外在纳米产品的监管方面起步还是比较早的,美国政府从2006年就已经开始探讨并实施纳米产品的监管,主要集中在部分已经较大范围应用的纳米产品的安全性方面。2007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最早实施监管的是对纳米级银颗粒类的产品,美国环保局要求该类产品的生产均需要得到审核与批准,同时要求生产厂家提供有关该类产品不会对人体健康和公共水源产品负面影响的科学证据。纳米产品有可能出现或者间接导致的问题包括两大方面:①安全性问题。由于纳米技术正处在高速发展中,很多产品研发出来后,其隐藏的安全性问题是目前的科技水平所确定不了的,最显著的就是纳米生物医药领域,国外很多的大公司声称自己所研发的纳米医药产品绝对安全,笔者认为这些大公司以利益为重,对目前的科技发展水平对纳米技术的可控性存在怀疑。②伦理社会性问题。纳米产品应用领域的日益扩大,使人们担忧无孔不入的纳米产品在未来会控制一切,甚至人类本身,一门新的学科--纳米论理学正在日益兴起,纳米产品的飞速前进在繁荣社会经济的同时也带来众多的衍生后果,那些好莱坞大片里,机器人控制世界的画面未必就不能出现。而我国目前对纳米产品管理的基本框架还没有完全的建立起来,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研究阶段,真正完全市场化的纳米产品并不多。目前市场化较为成功的主要集中在纳米粉体类产品,从已经投入市场的产品来看,未来纳米产品的市场是非常广阔的,纳米技术是新学科,纳米产品的出现将很可能改变人们的生活,为了使纳米产品使用的更加安全、可靠,非常有必要做到未雨绸缪,提前做好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