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新的起点一个女孩的理想四岁时的理想是当幼儿园的老师,因为老师可以无限制的吃面,还可以一边吃一边聊天,我却只能吃一碗,不能吃太慢,不能说话,也不能把面汤洒在桌上或别人的裤子上。有一个孩子在沙滩上用沙子堆城堡。一位长者走过来问:“你在玩沙子么?”孩子说:“不,我是设计师,在建一座美丽的城堡。”多年后,这个孩子果真成了一名著名的建筑设计师。这两则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以上例子说明什么?进入少年期,我们开始思考人生的目标和理想。尽管我们的思考带有朦胧的色彩,还是多变的、不太成熟的,但这表明,我们已向成熟迈出了坚定的一步。②体现出了少年期目标和理想的特点:说明了:①人从小就开始有了理想和生活的目标,还告诉了我们,只要我们生活、学习有了目标、理想,就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直到实现它。引言•新的学习,新的规则,新的角色,我们又站在一个全新的起点上,现在,让我们一起开始新的努力。首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迎接新的起点呢?课堂讨论: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一句名人名言——周总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说周总理这句名言的意思一、什么是理想说一说:①回顾自己小时候的理想②谈谈自己现在的理想(学业成就、未来职业、家庭生活、道德人格、娱乐休闲等)•定义: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人们对未来的一种有可能实现的想象,但并不是任何想象都是理想。理想与幻想的区别:•理想既不同于幻想,也不同于空想和妄想。理想是一种正确的想象,具有不同于幻想、空想和妄想的突出特点。向名人学习向名人学习向名人学习向名人学习周恩来12岁那年,因家里贫困,只好离开苏北老家,跟伯父到沈阳去读书。在租界,他目睹了中国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场景,中国巡警不但不扣住洋人,还说中国人妨碍了交通。看到积贫积弱的中国,国人受尽外国人的欺负,年少的周恩来树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壮志。以后,也是为了这个目标,他忘我地工作,无私地奉献了毕生精力。周恩来成为一代伟人,是全国人民敬爱的好总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周总理少年理想•鲁迅弃医从文众所周知,鲁迅先生的人生之旅,是从学医开始的,当时,他看到许多老百姓在贫病交加中挣扎或死亡,就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悬壶济世的良医。在日本学医期间,一件事情触动了他,他看了一场电影,其中有一个镜头是日本人杀了中国人,但旁观的中国人却无动于衷,这让他感到了中国人的麻木。他认为,救人首先要救思想。为此,他下定决心弃医从文。•岳飞青年时代,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中度过的.宋朝统治者纵情享乐;长期生息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勃然兴起,建立了金政权.1127年金攻陷宋都城汴京,北宋宣告灭亡.为国家报仇雪耻,当招募”敢战士”的消息传来时,他报名参军.就在他走上战场的前夕,深明大义的母亲,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嘱咐他一生一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勇杀敌,决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岳飞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身先士卒,英勇杀敌,造就了一支所向披靡的岳家军。•精忠报国------岳飞(南宋抗金名将)名人故事鉴赏:一、张海迪她身患高位截瘫,而她在病床上,用镜子反射来看书,最后以惊人的毅力学会了4国外语,并成功的翻译了16本海外著作。二、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坚持音乐创作,耳朵聋了就用筷子插进钢琴的发声器,以震动来辨别音调,最终创作出了著名的《第九交响曲》。三、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在屋内悬一苦胆出入、坐卧都要尝尝,使不忘受辱之苦。睡觉时不用床铺和被褥,睡在木柴上面,使不忘亡国之痛。经过多年的磨砺,终于使越国强盛起来,打败了吴王,这就是著名的“卧薪尝胆”。四、我国受人尊敬的妇产科专家林巧稚,出生时曾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因为她是女孩。读书时受到男同学的歧视;一次期末考试,男同学冲着她趾高气扬地说:“你们女同学能考及格就不简单了!”林巧稚毫不示弱地答道:“女同学怎么样?你们得100分,我们也要100分!”在自信心的鞭策下,她刻苦攻读,果然考得了第一名二、理想有什么作用?①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是我们人生奋斗的目标,指引着我们人生前进的方向。②理想是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