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活动案例一:今天,我们只解一题……VIP免费

活动案例一:今天,我们只解一题……_第1页
1/6
活动案例一:今天,我们只解一题……_第2页
2/6
活动案例一:今天,我们只解一题……_第3页
3/6
活动案例一:今天,我们只解一题……黄新民贾哲三背景介绍我所在的学校坐落在市区。任教的初一(1)班学生活泼热情,思维活跃,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感,自我感觉良好。但是在学习习惯和学习意志上有所欠缺,既轻视基础,又怕麻烦和困难。尤其是习题课,学生们不是恹恹欲睡,就是嘀嘀咕咕个不停,往往达不到巩固与提高的目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通常情况下,认为学生只有通过重复,机械的练习才能获得这一技能。而重复机械的练习常常使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反而影响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态度与情感。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这一基本技能,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呢?在学生们学完了用代入法、加减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后,我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情境描述上课了,我一如既往走进教室:“同学们,上面我们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今天我们来上一节复习课。”我扫视了一下教室,平静的语言没有激起什么波澜,有的学生在掏书,有的学生还在谈笑风生……“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消……元……”几个学生懒洋洋地回答道。这时,我在幻灯片上打出解方程组3x+4y=7①12x-9y=3②稍做停顿,“今天,我们只解一题。”话音刚落,许多学生都惊奇地抬起了头。看来这出其不意的一招奏效了。“咳,这个简单……我来做,我来做。”男生A举起了手。于是他顺理成章地上了讲台。他用的是加减法。①×4得:12x+16y=7③③-②得:25y=4……没等他写完,下面就出现了议论声:“错了,错了……”我心里一阵窃喜。这不是学生的典型错误吗?A一写完,下面就有同学迫不及待地举起了手:“老师,我来改,我来改……”12x+16y=28∴25y=25,y=1,将y=1代入①,求得x=1,∴方程组的解为x=1y=1女生B充满自信地将它改了过来。我千辛万苦的讲解还不如学生的一次纠错效果好呢!紧接着,我问:“这个题目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有,代入法。”C同学大声说。既而,响起了更多的唏嘘声:“麻烦死了……”我决定支援一下C:“用代入法可不可以解?”这回,唏嘘声轻了些:“可以是可以,就是麻烦。”“那你有没有办法使它简单一点呢?”我笑着追问。“哦!我知道了……”“C,你知道什么了?”“因为第2个方程中x的系数是第1个方程中x的系数的4倍,故用整体代入法,将3x看做一个整体。由①得3x=7-4y代入②从而得解。”“对呀,我怎么没想到……”这时有些同学懊恼,有些同学羞愧,有些同学羡慕……“这种方法让C捷足先登了,没关系,大家再想一想,还有什么方法没有。四人小组可以讨论。这回,你可得先下手为强喽!”学生们唧唧喳喳地讨论开了。从他们满意的神情中,我看出了他们还是很愿意接受挑战的。几分钟后,学生们开始陈述自己的观点。我好几次为学生精湛的做法而激动,他们小小的年纪,蕴藏着多么大的潜能呀!解法3。将3x+4y看做一个整体将②代为12x+16y-25y=34(3x+4y)-25y=3 ①为3x+4y=7整体代入上式4×7-25y=3由此得解这是一种巧妙的换元。解法4。观察方程②,化为4x-3y=1③3x+4y=7①4x-3y=1③一般解法①×3+×4③得25x=25x=1虽然没有比上述各解法简单,巧妙,但这是解此类方程组的常规方法。解法5:观察方程②,化为4x-3y=1③3x+4y=7①4x-3y=1③①+③得7x+y=8由此代为y=8-7x代入①求解。这种代入非常巧妙,他构造了一个系数为1的元。看来不能小瞧学生的潜力啊。由这种解法我想到了一种系数呈轮换对称的方程组。于是给出了一个变式:解方程组:3x+4y=7①4x+3y=1②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系数的特殊性,介绍了解决此类方程组的特殊技巧。①+②得:x+y=③②-①得:x-y=-6④联立③④,解得方程组。此时的学生很兴奋。于是我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不同的方法可以达到殊途同归的效果,如何根据方程组的特点选择恰当的方法呢?要解对一道方程组,又有哪些重要因素呢?”学生们情绪高涨,七嘴八舌地讲了很多……分析与讨论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由于它的学科特点,学生往往觉得数学课困难、枯燥、乏味。所以教学如何引起学生的共鸣是每个老师备课时应该深思熟虑的一个问题。我认为必须重视学生的需要,这是...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活动案例一:今天,我们只解一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