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认识周长说课一、纵横联系说教材二、有机整合说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经历在生活中认识周长的过程,理解周长的含义,会指出并能正确测量物体的周长。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仔细观察、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发展空间观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掌握正确测量周长的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三、简洁优化说教法四、自主探究说学法五、板块推进说流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一)创设情境,感受周长(二)探究思考,建构新知1、比一比你们能用自己的手指比划出树叶的一周吗?边描边说你是怎样比划的。从别的地方开始也能描出树叶的从别的地方开始也能描出树叶的一周吗?一周吗?我们可以把树叶边上的任意一点我们可以把树叶边上的任意一点作为起点,描出树叶的一周。作为起点,描出树叶的一周。2、找一找除了树叶的面有一周,其实在我们身边许多物体表面也有一周,你能指出它的一周吗?3、画一画4、说一说—看来只要是平面图形就有周长,对吗?(1)(2)(3)(4)(5)(6)5、量一量我们能指出身边物体面哪一部分的长度是它的周长,也能指出封闭图形哪一部分的长度是它的周长,那它们的周长到底是多少呢?(三)巩固新知,灵活运用课程标准提倡练习的有效性,对此我注意将数学的思考融入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之中,体现练习的坡度,并渗透了“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理念。基础练习议一议:哪条绳子的长度是奖状的周长。(2)(1)(3)拓展练习用四个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下面的图形。哪个图形的周长最短?(四)提炼总结总之,本节课力求在教学中,给学生一把在知识海洋中行舟的桨,让他们主动地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世界,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体验成功,提高数学素养。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