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体育学重点提纲绪论一、学校体育的概念学校体育,是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通过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等多种途径,锻炼学生身体,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体育能力和思想品德,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二、学校体育学概念学校体育学是研究学校体育实践规律的学科。三、学校体育学的研究对象学校体育学是以学校体育实践为研究对象的。体育(广义)分类:学校体育(狭义)、竞技体育、群众体育复习思考题:学校体育的概念?第一章学校体育的目的与任务一、目的我国学校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体质,配合德育与智育,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接班人。二、任务(一)全面锻炼身体,提高健康水平。(二)丰富文化生活,塑造美好心灵。(三)传递体育文化,提高体育素养。(四)培养体育人才,提高运动水平。复习思考题:学校体育的目的和任务?第二章体育教师一、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品德和业务素质(一)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品德体育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一部分,要求具有高尚的患想品德。(二)体育教师应具备的业务素质1.运动能力2.教学能力3.训练能力4.教育能力5.相关理论知识复习思考题怎样才能做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第三章体育课教学理论一、体育教学的概念体育课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加下,按照体育教学1大纲和体育教学工作计划,由教师指导学生掌握体育和卫生保健知识、基本的运动技术和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意志品质的一种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二、体育课教学二、体育课教学的特点三、体育课的教学任务1、全面锻炼学生的身体2、初步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3、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第二节体育课教学规律和原则一、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如此循环往复,逐渐提高。这就是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体育教学中体现为感知教材、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运用知识几个阶段。二、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1.粗略掌握动作阶段3.动作巩固和运用自如阶段2.改进和提高动作阶段二、体育课教学应遵循的原则1、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自觉积极性相结合的原则2、增强体质与促进全面发展相结合的原则3、直观、思维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4、系统性与突出重点相结合的原则5、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休息的原则6、统一要求与区别对待相结合的原则7、巩固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贯彻增强体质与促进全面发展相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教案的编写是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最基础的环节。在准备活动中,应全面活动学生身体的各个部位,进行舒展、柔韧、用力和跳跃等各种性质的练习,并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进行基本教材学习时,首先要使教材的安排促进不同部位的活动,使不同身体素质得到发展。在课课练的身体素质练习中,应注意弥补基本教材对身体全面发展的不足,如跳远教材可以安排双足跳或起跳脚异侧脚的跳跃练习,也可以安排与跳跃不同的其他素质的练习。(1)制定种体育教学工作计划时要注意各类教材的搭配,以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大纲要求制定全年教学工作计划和教学进度时,必须从学生身心发展的诸方面,全面考虑安排教学内容。(2)考核项目要全面搭配,推动和保证学生全面锻炼身体。(3)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评价课的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4)加强思想教育,克服单纯从兴趣出发,不重视全面锻炼的倾向。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体育课教学原则?在教学中应遵循哪些原则?22.决定运动负荷的因素是什么?3.在安排一次体育课时,怎样体现身体的全面发展?第四节体育课教学方法体育课教学方法是指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完成体育课教学任务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和教学质量的提高。经常采用的教学方法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指导法,包括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与分解法、预防与纠正错误法等;第二类是练习法,包括重复法、变换法、循环法、游戏法、比赛法和放松法等等分解法:分解法是把完整动作按其技术结构或身体活动部位分成几部分,按部分进行教学和练习,最后达到完整掌握动作的方法。分解法的优点是简化了教学过程,降低了动作的难度,突出了动作的重点,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