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一年的“班主任”生活,可谓获益非浅。付出的心血很多,但也从中得到极大的乐趣和启示,尤其是那些从自身经历中总结出的经验,将伴我一生,使我终生受益。在此谈谈我的一些体会,愿与大家共勉。一、注意教师角色及角色的转换。初当班主任时,我一直无法确定教师在学生面前应该是怎样一个角色。都说年轻班主任与学生年龄相仿,应该与他们做朋友,可如果朋友做得过了头,威信从何而来?但一味在学生面前“耀武扬威”,板着一副面孔发号施令,他们又不会买你的帐。这如何是好?我不禁为此困惑。然而,一年的班主任经历使我渐渐明白:教师可以而且应该做学生的朋友,这与树立威信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如何把握好“度”,并及时进行角色的转换。首先,要以一颗真诚的心使学生明白,老师,无论年龄大小,其身份和地位不容侵犯。“一班之大,不能无主”,老师就象战场上的指挥官,要起到统领全局的作用。国有国法,班有班规,班里的规定是集体制定的,须共同遵守,违背者应受到惩罚。而此时老师就是法律的执行者,必须坚持原则,公正严明,无所偏袒。对于集体活动也是如此,需要大家共同参与的,决不允许某位同学因个人原因临阵逃脱。我们班有一个男孩,个性很强,在一次歌咏比赛排练过程中,因不喜欢唱歌不愿参加。我对他进行反复的说服教育,最终使他自愿走上舞台,与大家共同圆满完成了任务。其实要他参加并不在于他唱的好坏,而是要让他懂得个人服从集体的道理,增强他为集体服务的意识。而且我知道,全班那么多双眼睛都在盯着你,一旦对一个人放松要求,对别人的管理就无从谈起,威信也会大大降低。我常对学生说:和蔼可亲不等于软弱可欺,老师的话只要是对的,就应该服从。除了在遵守班规上对学生从严要求,不打折扣,在行为习惯和礼貌方面也不能忽视。作为老师,要时刻铭记自己的身份,在言谈举止上注意维护自己的尊严,尊重学生,不与学生开过火的玩笑,同时也要求学生对自己尊重,有礼貌,因为尊敬老师是一个人高素质的表现。平时一旦发现有学生见到老师不打招呼或者有其它不礼貌的行为,我都要给他们及时纠正,因为这不但可以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促进班里良好风气的形成,也有利于保持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威信。当然,要树立威信并不是一味追求过分的严厉,而应该建立在感情基础之上。而要与学生建立深厚的感情,必须具备一颗真诚的心,要真心地与他们交朋友,不失时机地抓住与他们交往的每一个机会,为自己创造多种角色的机会。如果说,在教室里,在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是充当教师的角色,那么,在课下,在活动中,教师应该更多的充当朋友的角色。多利用课间到教室里走一走,与学生们了聊一聊他们感兴趣的学校之外的话题,或者找个别人以朋友的身份面对面地谈谈心。只要有一颗真诚的心,就会让他们感受到,老师不仅仅是老师,还有很多与他们相同的地方。别小看任何一次活动,它都有可能成为你与学生做朋友的好机会。我至今还记得上一次歌咏比赛,在经过全班同学将近半个月的苦练之后,当我以与他们同样的装束出现在他们面前时,他们那种新奇和愉悦的表情,还有我们共同走上舞台,圆满完成任务后那种欢呼雀跃、庆贺胜利的情景。我知道,我们的这一次合作加深了我们之间的默契,我与学生们的感情更加深厚了。还有一次,高一年级组织去司马台远足,恰逢我们外语组的老师赴上海参观学习,我实在不愿失去这次与学生在一起的机会,就不顾一切地坐硬座提前返回。当我拖着在火车颠簸了一夜而疲惫不堪的身体出现在学生面前时,他们那种惊喜的神情和围着我问这问那的情景使我沉醉于深深的幸福之中,至今难以忘怀。我想,身为教师,最大的快乐莫过于此了吧!就是通过这样一次次同甘苦、共患难的经历,我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学生们都愿意与我做朋友。而当我以另一副面孔出现在讲台上时,他们也甘愿“俯首称臣”。我们之间的默契使他们知道,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为他们好,都是带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做的。可见,教师的角色是多样的,只要教师善于抓住机会,创造机会,适时做好角色的转第1页共3页换,它们之间非但不矛盾,反而会互相促进。二、善于与学生进行思想沟通。人与人之间是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