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式的加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所要学习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法则。本节课是整式加减这一单元的重点,同时也是后面学习去括号、解方程、解不等式的基础。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需要从数的运算律入手,迁移到整式。【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两节课已经学习了字母表示数、单项式、单项式系数、多项式、多项式的项以及常数项等相关概念;并且学习了有理数加减运算及其运算律,对数的运算律已经非常熟悉,为本课学习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以及合并同类项法则奠定了知识基础。七年级的学生精力旺盛,比较好动,需要教师用有趣的东西来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的概念;2、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能正确合并同类项;3、能先合并同类项化简后求值。过程与方法:通过类比有理数的运算律,探究合并同类项法则,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分类、归纳等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掌握规范解题步骤,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及应用。【教学难点】正确判断同类项;准确合并同类项。【教学方法】讲授法为主,练习法为辅。【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复习旧知识1.找出多项式的项、各项的系数以及常数项22427382xxxx2.有理数的运算律回忆旧知识做练习组织教学并考察学生对前面知识的掌握情况;复习整式和有理数运算律,为本节课的学习做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b+a×c环节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由100t+252t引出新课——整式的加减2、类比数的运算,逆用乘法分配律(整式中的字母表示数)环节三:探究新知1、探索观察,发现规律(学习同类项)(1)100t-252t=()t(2)3x2+2x2=()x2(3)3ab2-4ab2=()ab2上述运算有什么共同特点,你能从中得出什么规律?①所含字母相同;②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满足这样条件)的项,叫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2、巩固新知①下列各组是同类项的是()①2x3与3x2②12ax与8bx思考,并根据教师提示列式思考,填写准备合理运用上节课的知识,自然带入本节内容运用类比思想靠近主题由特殊到一般总结规律及时练习,巩固知1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③x4与a4④π与-3⑤5ab2与80b2aA①③B②④C②③D④⑤答案:D②5x2y和42ymxn是同类项,则m=______,n=______。答案:m=1,n=23、反复观察,得出新知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4、知识迁移,加大难度含有多个不同的同类项的多项式如何合并呢?4x2+2x+7+3x-8x2-2因为多项式中的字母表示的是数,所以我们也可以运用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例如:4x2+2x+7+3x-8x2-2(找出多项式中的同类项)=4x2-8x2+2x+3x+7-2(交换律)=(4x2-8x2)+(2x+3x)+(7-2)(结合律)=(4-8)x2+(2+3)x+(7-2)(分配律)=-4x2+5x+5(合并)5、结合题目,总结规律①系数相加减;②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6、巩固新知下列各题计算的结果对不对?如果不对,指出错在哪里?答案:错,错,对,错合并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⑴⑵总结规律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观察、思考看老师示范识加大难度,加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再次用前面的实例探索发现,自动形成知识的建构通过看老师示范,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由所做题目总结规律2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找两位同学在黑板上做,其他人在练习本上做。做完之后根据同学们出错的情况,教师总结出合并同类项时应该注意的几点问题。环节四:知识应用把全班同学分成四组,两组直接代入求值,另外两组先合并同类项,再代入求值,看谁算得又快又对。结果很明显,先合并同类项再代入求值的两组同学做得结果又快又准。告诉同学们学了整式的加减后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应该选择最简便的方法。环节五: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梳理一遍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环节六:布置课后作业1、已知与是同类项,求的值。2、合并下列多项式中的同类项:(1)(2)3、求多项式的值,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