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经验交流会讲话党员是党的细胞,党员的质量关乎党的生命。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年8月份,**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了《创新农村发展党员工作机制,把更多优秀人才吸收到党组织中来的意见》,决定在全市农村全面推行“群众推荐、党委考察、支部票决、全程公示”发展党员新办法,并决定加大发展力度,3年发展5000人,5年发展8000人,以形成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结构合理、战斗力强的农村党员队伍,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党员队伍年龄偏大、素质偏低的局面。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全市农村共用新的办法发展党员4151名,一大批素质高、能力强、威信高的优秀分子加入了党组织,初步解决了长期困扰我们在农村发展党员工作上的一个突出问题,即“保证质量”问题。一、为什么要实行这样一种新的发展党员工作机制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我们通过深入调查研究,总结分析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实践,深感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固有模式已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随着科学发展观的深入贯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蓬勃开展,迫切需要农村中最有经济头脑、最有致富带富能力、最深得群众拥护的优秀人才加入到党组织中来。但传统的看人标准,固有的工作模式,很难保证能把这些人发展成党员。当时我们曾在三个村随机进行了民意调查,让他们排列全村最能干、最有威信的10个人,结果是党员的大体在20%。有一个村25名高中毕业生,没有一名是党员。二是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的不断推进,农村支部换届全面推行了“两推一选”甚至“两推直选”,村委换届实行“海选”,而农村发展党员仍然是“支部书记点人头,支部成员举拳头”,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成份基本没有。一边是两委换届的民主进程不断加快,一边是发展党员工作仍然比较封闭,对照明显,群众有意见。三是我们的党支部是新农村建设的直接组织者、领导者,党支部的素质高低、领导能力强弱,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一个村的发展快慢,发展党员绝不单纯是党内的事,从一定意义上第1页共6页说,群众有权要求我们在发展党员工作上发扬民主,让群众参与。四是由于发展党员工作存在的诸多问题,包括“近亲繁殖”、“武大郎开店”、论资排辈、说情风等等,直接导致一部分新发展的党员素质不高,群众满意度差,党员队伍老化,已严重影响到一部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政权建设,致使一部分农村支部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不强,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第六届村委换届时,全市当选的非党村委主任798名,占到总村数的37%,非党村委成员4126名,占到64.8%。以上这些情况虽然面不是很大,但确实不容忽视。如果我们不能源源不断地把符合党员条件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把我们的党建成一个人才高度密集的党,讲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就是一句空话。如果在农村不能把最能干、最有威信的人吸收到党内来,讲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也是一句空话。为解决这些问题,过去不少地方也采取过一些办法,比如为了避开村里的一些不健康因素干扰,采取在乡镇办培训班的办法,把村里表现好的青年集中到乡镇办班,在培训班里由乡镇党委直接吸收入党。但这些办法终究是临时措施。所以从**年开始,我们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以扩大民主、竞争择优、公开透明作为创新农村发展党员工作的切入点,下决心建立推行了“群众推荐、党委考察、支部票决、全程公示”的新机制。二、新机制的核心是“群众推荐”,即在群众推荐优秀村民的基础上,党支部通过票决的办法从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市农村发展党员新机制,是在原有的农村发展党员工作制度基础上,通过系统的整合、充实和完善,形成的一个各有侧重、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其核心是“群众推荐”,即在群众推荐优秀村民的基础上,党支部通过票决的办法从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确定发展对象,同时加以党委考察、全程公示等措施,以确保真正的优秀分子能加入到党组织中来。首先是组织群众推荐优秀村民。我们把它叫作“入党先过群众关”。推荐时间一般为每年的春节前后或“七一”前后。第2页共6页在推荐步骤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