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森林断想》教案课题授课时间年月日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瘠薄、沉湎、孱弱、遮天蔽日、浩瀚无垠”等词语的语义并学会运用。2.了解张抗抗其人及作品。过程与方法1.品味本文充满激情、生动形象的语言,在写作中借鉴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2.学习咏物抒情的艺术表现手法,逐步培养学生的散文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作品引出的深刻哲理,并把它内化为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精神力量。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叙事和抒情水乳交融的艺术表现手法。2.体味作品写景语言精炼、优美的特点及其表达效果。教学难点注重发掘课文的人文精神资源,体会深刻而普遍的哲理意蕴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型新授教学活动教学环节补充明确:1、阳光对峡谷的态度是无情的、冷漠的。2、峡谷是不慕名利、自甘埋没,深沉、坚毅的的性格。他期待着生命。结尾句的作用是提起读者的阅读注意,引起下文。(指导朗读:要读出峡谷的品格以及他对生命的期盼来。)七、课堂小结你们即将面临中考,踏上人生的征途,路漫漫其修远兮……在你们启程之际,老师衷心祝福你们带着对地下森林的解读勇敢地上路,相信终有一天,你们也能发出“我是森林”的豪迈宣言!作业设计:1、写一段关于地下森林的说明性文字,体会文学作品与说明性文章在思维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上的不同。2、在文中找一二处写的好的句段,先摘录,再赏析。3、本文的语言很有特色,你能仿写一二句吗?4、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对生命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请你围绕这一话题,写一篇350字左右的短文。板书设计: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