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纳税服务工作总结优化纳税服务降低纳税成本纳税服务从字面上讲是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在纳税人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和行使权利的过程中,为纳税人提供的规范、全面、便捷、经济的各项服务措施的总称。它是税收本质属性的具体体现,也是税务机关职责的体现。纳税服务贯穿于国税税收工作的全过程,体现在税收征收、管理、稽查、行政复议等各个工作环节。近年来,各级税务机关不断倡导和推行优化纳税服务的理念,从转变工作作风,转变思维理念入手,采取多种多样的措施和手段,大力提升纳税服务质量,提高办税效率,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关系持续改善,大幅促进了征纳和谐。今年的全省国税工作会议,更是把20XX年确定为“优化服务年”,上级部门对于优化纳税服务的重视程度,由此可见一斑。优化纳税服务,提高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及工作人员的满意度,是我们要坚决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在于各项优化纳税服务的措施中,减少纳税人的办税成本,是最便捷也是最有效的手段。作为新入职人员,在从前辈那里了解到的以及自己体会到的,浅显的谈谈对于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的看法。一、当前纳税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虽然我们现在正在稳步提升纳税服务质量,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在县、区局等基层单位,与纳税人直接打交道,一些问题亟待解决。(一)服务理念滞后。多年以来,一直存留在人们潜意识里特别是部分公务人员脑海里的是税务人员是管理纳税人的,纳税人要听从税务人员的指挥与安排,这导致了征纳双方的不平等关系。部分税务机关和干部偏重执法和管理,而忽视纳税服务,过分强调纳税人的义务,而忽视其权利。另一方面,税务机关是执法机关,税务人员是执法者,理应严格执法,维护法律的尊严。以上这些想法,使征税机关停留在监管的理念中,只讲税收执法,不讲纳税服务,传统“重监管,轻服务”治税理念依然根深蒂固,第1页共6页没有从传统的管理者角色转变到管理服务者的角色上来。(二)纳税服务的监督考核机制不够。如果优化纳税服务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那么它终将只是一个口号,没有实际的操作流程,没有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提升纳税服务水平的工作将无法有效开展。现阶段的纳税服务,各项标准不少,但是缺乏一套从制度、实施到绩效评价、信息反馈、服务监督、业绩考评和责任追究的优化纳税服务工作机制,导致有力使不出,工作无法有序开展。(三)纳税服务层次较低,办税成本还是偏高。近年来推行的首问责任制、“一窗式”服务和多元化申报方式、电子缴款、文明举止、礼貌用语以及新近推出的免填单系统等,这些项目尚不系统,缺少长效发展机制,纳税服务科技化、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这些带来的问题就是纳税人的办税成本还是偏高,纳税人前来办理业务,同一种资料根据不同的业务需要提供好几份,有些更是因为格式的问题需要重新提交。另外有些一般纳税人申报后扣款时提示扣款不成功,而税务机关与银行、工商、公安、媒体等部门之间缺乏沟通与联系,协税护税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需要纳税人自行和银行取得联系,无形中增加了办税成本。二、针对存在的问题的思考与对策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有关专家的定义。如果把整个税收征管体系比作一个“金字塔”,那么纳税服务就是这个“金字塔”的基础。税务机关每项工作的开展,都要以做好纳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保证依法纳税,又要做好纳税服务国家税务总局分别出台《关于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更好为广大纳税人服务的公告》和《关于转变职能改进作风更好为基层服务的通知》,制定了十条具体措施和十条工作要求。《公告》的十条具体措施。依法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坚决防止和制止应抵不抵、应退不退、应减不减、应免不免等现象发生;按照便民高效的原则,不断优化涉税审批管理;依托现代服务手段,强化税法咨询服务;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不断方便纳税人;全面提速涉税事项办理,实行即时第2页共6页限时办结;精简涉税报表资料,减少纳税人需要填写的涉税表证单书;统筹各类税务检查,避免多头检查加重纳税人负担;清理规范收费项目,严禁向纳税人违规收费;提高公众对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