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中国地理第39讲中国自然地理考纲解读知识导图1.了解我国的位置和疆域2.识记我国主要山脉和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的分布,掌握它们的主要特征,掌握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及其影响3.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其成因,主要气候类型及其分布区4.识记我国主要河流、湖泊的分布,掌握主要河流的特征,提出开发、治理的措施5.掌握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措施1.辽阔的疆域(1)优越的地理位置读图39-1,完成下列问题。图39-1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南部一小部分位于热带。②海陆位置: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的国家。③相对位置陆上邻国:朝鲜、A、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C、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隔海相望的国家:B、韩国、D、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2)领土辽阔读图39-2,完成下列问题。图39-2①掌握我国的领土四至。②我国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三位。③我国管辖的海域面积约为300万平方千米。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a渤海、b、c东海、d,台湾岛东岸直接濒临太平洋。渤海和e是我国的内海。2.中国的地形读图39-3,完成下列问题。图39-3(1)地形、地势特征①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广大。②地势特征:地势,呈阶梯状分布。③山脉纵横交错,构成地形的骨架山脉走向主要山脉东西走向a天山—阴山,昆仑山—b,南岭东北—西南走向c—太行山—d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武夷山,f西北—东南走阿尔泰山,g向南北走向h贺兰山、六盘山、横断山脉弧形山脉i(主峰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最高峰)(2)四大高原A、B内蒙古高原、C黄土高原、D云贵高原。(3)四大盆地E塔里木盆地、F准噶尔盆地、G柴达木盆地、H。(4)三大平原I、J华北平原、K长江中下游平原。(5)主要丘陵: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3.中国的气候读图39-4、图39-5,完成下列问题。图39-4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39-5中国干湿地区的划分(1)气候特征:气候复杂多样,显著。(2)气温分布和温度带的划分①气温分布:冬季南北气温差别很大;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大多数地方普遍高温。②温度带的划分:根据≥10℃积温分布,自北向南划分出五个温度带,即寒温带、中温带、A、B、热带,同时另有一个独特的高原气候区。(3)降水分布和干湿地区的划分①降水分布特点: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②干湿地区的划分:根据气候的干湿状况,自东南向西北划分为湿润区、C、半干旱区和D。(4)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季风区受影响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在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4.中国的河流和湖泊读图39-6,完成下列问题。图39-6中国的主要河流分布(1)主要河流①主要外流河有a、b、珠江等。②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如c。(2)主要湖泊东部平原多外流湖、淡水湖,A(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洞庭湖、B、洪泽湖、巢湖为我国的五大淡水湖。青藏高原多内流湖、咸水湖,C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3)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连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在南水北调工程中,其成为长江水北调的输水通道。5.中国的自然资源读图39-7、图39-8,完成下列问题。图39-7中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39-8(1)基本特征:种类多,总量丰富,人均量少,分布不均。(2)土地资源①特点类型多样;山地多,平地少;耕地、林地比重;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②分布东部土地利用程度高,耕地和林地集中分布在东部湿润、半湿润区,其中,南方耕地以为主,北方耕地以为主。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区。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干旱、半干旱区。西部内陆的土地利用程度低。(3)水资源①空间分布:东西,南多北少。西北地区缺水严重,华北地区供水紧张。②时间分配:多,少,年际变化大。探究点一我国的地势和地形1.地势三级阶梯的划分地势阶梯平均海拔主要地形类型第一级阶梯4000米以上高原分界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第二级阶梯1000~2000米,局部500米以下高原、盆地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第三级阶梯500米以下平原、丘陵2.地势、地形特征及影响地势地形特征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