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七年级历史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VIP免费

七年级历史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_第1页
1/1
一.学习目标:1、识记和理解南方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2、识记和理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三个阶段以及经济重心南以已成定局的时间预习导学:(学一学)1.先将本课阅读一遍,了解本课大意。2、然后思考本课的知识目标是什么3.看老师制定出的本课教学目标,在书上找出每个问题的答案,将其勾画出来。三.预习收获和障碍:四.合作交流议一议:1、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是什么?2、宋代手工业发展的表现又有什么3、宋代商业发展的原因和表现又是什么4、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过程各是什么?最后完成又是在何时?五、反思提升阅读以下材料汉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对外开放与交流促进了国家的发展和强盛。宋代时期,中外交往主要依靠海路,那时海外贸易兴盛,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市舶司加以管理,收入颇丰,以至于宋高宗说:“司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然后回答:该材料反映出外贸所得在宋代的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六、课堂检测(小试牛刀做一做1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已成定局是在什么时间A东汉B三国C唐朝D南宋2.唐代中期以后,南方经济加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唐宋之际南方冶炼技术进步B.曲辕犁和犁刀的使用C北方战乱不断,大量人的南迁D龙骨水车牛转翻车的推广普及3.南方第一位的粮食作物是()A.小麦B.水稻C.茶叶D.小米4.宋代江南人民在农业发展中的杰出创造是()A.引进占城稻B.发展茶叶种植C.大量种植水稻D.圩田的出现5.宋朝时期,国家财政收入大部分来自于南方,特别是江南地区,有谚语“苏湖熟,天下足”,以上资料表明()A当时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到长江流域B.宋朝政治腐败C.当时经济中心由长江流域转到黄河流域D.宋统治者重视南方,轻视北方6.宋代丝织业跃居全国首位的是()A.四川B.两浙C.两湖D.广东7.从唐中晚期一直到宋朝,江南农业迅速发展,其原因是()①南方战乱少②中原人民大量南迁③自然条件优越④引进小麦等作物A.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8.宋代纸币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金属货币使用不便B.经济重心的转移C.南方经济获得发展D.商业活动日益频繁9.南方丝织业兴起并超过北方是在()时期A.西汉B.三国C.隋唐D.两宋10.北宋时,一个阿拉伯人来到中国经商,他不可能遇到的情况是()A.人们使用牛转翻车灌溉农田B苏州的农民种植占城稻C.成都的大富商用交子做生意D.两浙地区的机户大量出售棉布11.南宋时,有位商人来临安做生意,见到市场上商品琳琅满目,客商往来不绝,不下选项他不可能有的经历是()A上午携带纸币购买来自外国的商品B下午边读唐诗边饮茶C.他发现市场使用的货币全都是统一的货币D.晚上到临安夜市去看看12.宋代商业发展的根本原因是()A纸币出现,使交换极为方便B失去土地的农民以经商为主C.宋朝重视商业D.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商品13、“圩田”是将农田和水利结合起来的杰出创造,它创造于A华北地区B江南地区C东北地区D淮河流域14、南宋时期,著名谚语“苏湖熟,天下足”中的苏湖指A江苏湖南B苏州湖南C苏南湖州D苏州湖北15、古代,我国北方人民曾多次大规模南迁,这一现象不可能出现在A秦朝末年到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到东晋初期C唐代中叶到五代时期D北宋末年到南宋时期16、宋代在我国手工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是A景德镇成为瓷都B两浙丝织产品居全国首位C海南岛出现先进棉纺织工具D棉纺织业的兴起17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我国古代的A秦朝圆形方孔钱B汉朝五铢钱C北宋的交子D南宋的会子18、南方经济已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是在A西汉B唐朝C北宋D南宋陇县城关镇中学七年级历史(下)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导学单班级姓名制作:张维栋课型:新授课审查:卞宏康党志刚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七年级历史第8课经济重心的南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