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在大海中永生课时2主备人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3.学习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4.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教学重点第3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联想,体会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对小平同志的深情。进而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义:不是指具体的生命,而是伟人的不朽功绩。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教学难点感悟作者的表达方式。课前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备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学习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邓小平的丰功伟绩。3.了解课文内容,能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顺序给课文分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邓小平爷爷的照片)1.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在大海中永生》,这是一篇新闻报道。请大家拿出预习菜单,交流预习内容: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鼓励优秀学生概括说,中下等的学生说一句话也行)师小结。2.解题:(1)“永生”是什么意思?(2)初读完课文你又什么感受?(学生交流)二、检查自学情况: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出示:全党崭新呜咽海疆香港属于民族爱戴篇章痛悼澳门舷窗震撼超越船舱奔流不息波翻浪涌A、指名读,其他同学指正。B、齐读生字词。C、快速记忆,准备默写。(教师巡视,重点指导“崭”“疆”“港”的写法)集体订正。(先完成的学生思考如何把字写美观,并在《习字册》上写一写)D、理解词语意思,并学习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文中两次写到“爱戴”,请把书中的句子找到,读一读,结合字典中的解释(敬重并拥护),想想什么样的人才值得爱戴?想象海水“奔腾不息”的画面,理解词义,学习造句。学生与同桌交流。(优秀学生能够帮助后进学生把话说完整,即便是重复别人的也行,可奖励得“优”)2.请七位同学分别读七段课文,其他同学仔细听,然后给对这七位同学读书的情况做出评价。3.指导难读的小节:师:在读书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句子读起来有困难的,让大家来帮你。(估计学生对第1、第3小节有困难,重点指导)(1)指名读第l小节,相机指导(出示投影指导读长句)a、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b、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2)指名读第3小节,相机指导(出示投影指导读长句)a、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b、从那奔腾不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邓小平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3)同桌互相检查长句子朗读。一字不错,停顿正确得“优”;其余得“良”。(4)完成《补充习题》一到三题。三、整体感知,理清脉络。1.自己仔细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看课文可分为几部分?2.提供标题给课文分段。一(1)飞向大海二(2—4)撒向大海三(5—7)告别大海3.根据提示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同桌相互交流,讲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做什么事,结果怎么样)指名好、中、差三类学生集体交流。四、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问?学生交流。五、作业设计:A类:1.读课文3遍。2.完成下节课学习预案。1)感情朗读课文,画出使自己深受感动的词语和句子,并简要写出自己的感受。2)把朗读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3)邓爷爷走了,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可是课文为什么要用“在大海中永生”作为题目呢?B类:1.有感情朗读课文3遍,争取会背。2.搜集有关邓小平的故事读一读。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细读文本,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3.感受文章拟人、排比、对偶等表达方式,学习运用。教学目标:一、复习导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到课文按照“一(1)飞向大海二(2—4)撒向大海三(5—7)告别大海”的顺序介绍了1997.3.2邓小平同志的骨灰洒向大海的动人情景。二、精读品味,深入感悟这是一篇凝聚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