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澄城县寺前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中国江苏省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探索》第一课时教学案(中图版,必修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城市化含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2)(2)了解江苏省的自然地理概况和工业发展水平过程与方法了解中国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主要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形成关于城市化与工业化的正确观点重点难点1.重点:工业化和城市化2.难点:江苏省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江苏省城市化建设的思路以及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主要措施教学方法比较、讨论学生自学反馈教学过程新知导学备注一、工业化和城市化1.工业化(1)概念:通常指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不断发展并达到占主导地位的过程,即国民经济结构发生了从以______占主导地位向以______占主导地位的转变。2.城市化(1)概念:指居住在______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增长的过程,即______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______集中的过程。(2)内涵:①______向城市集中;②______向城市地域转化;③______向广大农村地区扩散。3.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______,城市化又会反作用于工业化,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______、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二、江苏省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4.江苏省概况:位于长江、______下游,黄海之滨,______,人口密集,经济发达。5.现状注明知识要求:A“识记类”B“理解类”C“应用类”D“能力提升1(1)工业化进程______、工业化水平______。(2)总体上处于工业化______阶段,工业化进程______。(3)城市化进程______,但城市化水平仍______发达国家和世界的平均水平。类”合作探究备注思考:江苏省与珠三角的城市化推动力都是工业化,其发展基础是否一样?当堂检测备注1.下列不属于工业化主要标志的是()A.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B.农业就业人数占全部就业人数的比重C.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D.城乡差别减小2.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完成工业化的三个结构性指标是()A.农业产值比重<15%,农业就业人口比重<20%,城镇人口比重>60%B.农业产值比重<20%,农业就业人口比重<20%,城镇人口比重>60%C.农业产值比重<15%,农业就业人口比重<15%,城镇人口比重>60%D.农业产值比重<15%,农业就业人口比重<20%,城镇人口比重>50%3.关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工业化是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B.城市化会反作用于工业化C.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推动的发展过程D.工业化是伴随着城市化过程而发生的现象下图为江苏省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曲线标注的序号与文字说明对应正确的是()A.①—第三产业产值比重B.②—第二产业产值比重C.③—城市人口比重D.④—第一产业产值比重5.图示曲线反映了()A.第二产业产值比重增长的速度最快B.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C.1990年第三产业产值比重没有超过第一产业D.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6.城市化是指()A.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的过程B.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过程C.农业人口向城市人口靠拢的过程D.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并在城市集中的过程读下列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发展图,回答2~5题。22.1985~2000年期间,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总体特点是()A.大城市发展快,中、小城市发展慢B.大、中、小城市均发展较快C.小城市发展快,大、中等城市发展慢D.特大城市发展快,中等城市发展慢3.推动本地区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的最主要因素是()A.当地优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B.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增长C.大量来自内地流动人口的涌入D.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4.下图中能正确反映城市发展一般过程的是()A.甲B.乙C.丙D.丁5.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①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②城乡差别很小③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④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拓展提升备注8.读江苏省综合经济图,回答下列问题。江苏省综合经济(2000年)(1)2000年江苏省城市国内生产总值最高的城市是______,第三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