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课聚焦中东--地区冲突的地理背景【课型】活动课(一课时)【课标要求】学会关注世界,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借助多种信息来提升自己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上几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和背景。2.学会关注世界,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3.初步学会运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等信息来探索地理问题。4.借助多种媒体信息来探究并分析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提升自己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重点)21·cn·jy·com【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教学方法】小组合作学习、PPT展示。【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情景导入了解学习目标导入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中东地区冲突不断,战事频繁,被称为“世界的火药桶”,今天我们来探究一下中东冲突的地理背景。学习目标如下:(展示)1、了解历史上几次中东战争的爆发和背景。2、学会关注世界,学会更好地与他人交流,发表自己的观点。3、初步学会运用平面媒体、电视媒体和网络媒体等信息来探索地理问题。4、借助多种媒体信息来探究并分析中东地区冲突不断的原因,提升自己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多个角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了解学习目标,明确学习。情境导入指导学生学习,提高课堂效率。自主学习(重点)过渡与衔接:我们来看一个视频,看看它反映的是哪个地区的什么问题?(播放视频)(五次中东战争)★1948年5月16日凌晨,以色列建国后迎来的第一个凌晨,阿拉伯国家联盟的7个成员国共集结军队4万多人,向以色列发起进攻,第一次中东战争(巴勒斯坦战争)爆发。1956年,由于埃及收回苏伊士运河公司后禁止以色列船只通过运河与蒂朗海峡,以色列发动战争与埃及争夺通行权,第二次中东战争(苏伊士运河战争)爆发。观看视频学生观看并思考一组:有哪几次中东战争二组:为什么发动战争三组:战争带来了什么第一次中东战争原因是争夺领土第二次中东战争原因是争夺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第三次中东战争原因是?提高学生的印象和感性认识。在讨论中学边观察边思考培养学生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交流反思第三次中东战争----1967年六日战争第四次中东战争----1973年十月战争第五次中东战争----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战争贝鲁特大屠杀◎结合以上材料,和第一课所学知识,同学们讨论一下为什么中东冲突不断?(提示:地理位置、资源、民族、宗教方面着手讨第四次中东战争原因是?第五次中东战争原因是?淡水石油等等(学生抢答)“三洲”是指亚洲、欧洲和非洲,“五海”主要为地中海、黑海、里海、红海和阿拉伯海,其中里海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从资料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升华论。)◎小组讨论后发言。(领土之争)提示:中东位于三洲五海之地。中东地处、、三洲交界,位于、、、、之间,故被称为“之地”。(运河之争)提示:苏伊士运河的作用。苏伊士运河是洲和洲分界,它连通了海和南部的海,并由此连通了非、欧以西的洋和非洲以东、亚洲以南的洋,因而其地理位置极其重要。中东石油多分布在___________,而该区石油通过船只运往世界各地必须经过_________,因而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石油之争)提示:中东石油在世界中的地位。中东石油储量占世界的54.4%,石油产量占世界的30.3%,石油出口量占世界的35.3%。如沙特阿拉伯等国家就是依靠丰富的_______资源迅速成为世界上较富裕的国家。(淡水之争)提示:中东主要的气候类型和气候特点,以及与水源的关系。中东地区的沙特阿拉伯半岛主要以什么气候为主?气温______、降水_______,河流稀少,沙漠广布,因而该地水资源十分缺乏。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湖泊。苏伊士运河连接地中海与红海,印度洋和大西洋最近的航线。也是亚洲与非洲的交界线。中东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产量最高,出口量最多的地区。热带沙漠气候特点是终年炎热干燥。中东是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的发源地。大国如美国的干预培养概括能力,并且巩固培养学生从资料获取地理知识的能力。(宗教之争)提示:中东的耶路撒冷。1.中东的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