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纲展示考点解读考向预测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地理背景以某区域工程建设为背景,考查我国能源、资源的分布特点,跨区域调配的必然性。1.根据目前世界上较为紧张的能源问题、水资源短缺问题,理解能源紧张、水资源短缺的原因,并能够结合实际分析不同资源调配路线的利弊,同时能够分析出资源调配对调入区、调出区的具体影响。2.结合我国目前许多劳动密集型企业、资源密集型企业往中、西部内陆迁移的现象,如我国服装、纺织工业由东部向中、西部迁移,分析影响产业迁移的因素,及这种迁移对我国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产生的影响。3.分析某地的资源、产业特征,并能够判断出它是资源的调入区还是调出区,是产业的迁入区还是迁出区,同时进一步分析资源跨区域调配或产业转移产生的影响。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原因及意义以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和东部新跨越为背景,考查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线路分布及选择、对资源调出区、调入区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以西部大开发为背景,结合我国局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考查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结合经济全球化,考查产业转移的意义。基础导学第节资源的跨区域调配——以我国西气东输为例想一想:当前我国有哪些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核心突破1.西气东输主干线经过的地区省级行政中心郑州、南京、上海省级行政区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经济地带西部经济地带、中部经济地带、东部经济地带工业地带—陇海兰新铁路沿线、长江沿岸、东部沿海工业地带著名灌溉农业区新疆的绿洲、甘肃的河西走廊、宁夏平原地形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区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自然带温带荒漠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2.我国实施西气东输的原因1.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存在着明显的资源富集区和资源贫乏区。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就必须进行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据此完成(1)~(2)题。(1)下列资源的调配,正确的是()A.由京广、京九线向南输送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煤和磷B.广西向广东输送的能源主要是火电C.我国能源输送方向,主要是由西向东、由北向南D.东北地区调往华北地区的资源有石油、煤和水资源(2)有关西气东输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存在能源生产和消费的差异B.使东部地区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C.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D.缓解东部地区油气供需矛盾解析:(1)磷矿南方丰富,不应北磷南运,广西向广东输送的主要是水电,水资源目前主要是南水北调。(2)西气东输能发挥西部地区的资源优势。答案:(1)C(2)B1.西气东输与西电东送路线(从西向东)影响原因西气东输省份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对东部影响缓解东部地区能源紧张问题;优化东部地区能源消费结构,改善大气质量;发挥东部地区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发电等产业及相关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a.自然资源在区域间一般不具有流动性;b.我国能源资源生产和消费的地区差异大;c.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地形9区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对西部影响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中西部天然气勘探开发、管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就业机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缓解西部地区因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压力。西电东送南部通道将贵州乌江、云南澜沧江和桂、滇、黔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以及黔滇两省坑口火电站的电能,开发并送往广东。对输入地:a缓解能源紧张局面,促进经济发展;b改变能源结构,减轻环境污染;c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对输出地:a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b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c缩小东西部差距,对社会安定起重要作用。中部通道将三峡和金沙江干支流水电送往华东地区北部通道将黄河上中游水电和山西、内蒙古坑口火电站的电能送往京津唐地区2.南水北调(1)特点线路西线中线东线调水源地在长江上游通天河和支流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