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据图分析填空]1.达尔文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实验结论:单侧光照射能使产生某种影响,并传递到下部时,造成面比面生长快。胚芽鞘尖端伸长区背光向光2.詹森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块。传递到下部3.拜尔的实验(1)实验过程及现象(2)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尖端产生的影响造成的。在下部分布不均匀4.温特的实验(1)过程及现象(2)结论:造成胚芽鞘弯曲的是一种,并命名为生长素。化学物质5.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运送到,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产生部位作用部位微量有机物二、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判断正误]1.幼芽、幼叶和种子都能大量产生生长素。(×)2.生长素的运输方式是极性运输,运输方向是主动运输。(×)3.在成熟组织中,生长素还可通过木质部进行非极性运输。(×)4.在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分布相对集中。(√)2.顶端优势(1)现象:优先生长,受到抑制。(2)原因: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到侧芽,侧芽附近生长素,发育受到抑制。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填空]1.两重性(1)低浓度。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2)浓度过高时会,甚至杀死植物。促进生长根芽茎抑制生长顶芽侧芽浓度高3.生长素类似物(1)概念: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的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如α-萘乙酸、2,4-D等。(2)应用①防止的脱落;②促进果实发育,获得无子果实;③促进生根。生理效应果实和叶片扦插枝条四、其他植物激素[连线]1.植物向光性向光性的产生机制(如图所示)单侧光→尖端→影响生长素运输,即:极性运输上→下横向运输尖端向光侧→背光侧→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侧多向光侧少→生长不均匀(背光侧快)→向光弯曲可见向光性产生的内在因素是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外在因素是单侧光的照射。2.植物茎的背地性(负向重力性)和根的向重力性如上图所示,A、B为极性运输,C、D为重力作用下的横向运输。地心引力→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近地侧浓度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差→茎的负向重力性根对生长素敏感性强→根的向重力性两重性实例植物向性运动的分析判断常用方法有:云母片插入类、暗盒开孔类、切割移植类、琼脂块替换类、锡箔纸遮盖类、匀速(高速)旋转类、幼苗横置类、失重类等,分析如下:类别图解条件相关结果遮盖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暗箱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小孔)生长类别图解条件相关结果插入类①向右侧生长②直立生长③向光生长④向光生长移植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左侧生长③④中IAA的含量a=b+c,b>c类别图解条件相关结果旋转类①直立生长②向光生长③向小孔生长④茎向心生长,根离心生长横置类①②中IAA含量及作用①:a=bc=d,都促进水平生长②: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