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临江仙总课时数第节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特点。2、对词中精警名句进行鉴赏,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重难点对词中精警名句进行鉴赏,体会诗歌的意境。教学参考授课方法诵读法点拨法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专用教室√教学过程设计教学二次备课一、导入;背诵名句:"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自然引出它的作者,——晏几道。今天学习他的《临江仙》二、作者简介:晏几道(1030----1106),字叔原,号小山,抚州临川(今江西)人,是晏殊第七子。曾任太常寺太祝。其作品的特点,小山词多怀往事,抒写哀愁,笔调饱含感伤,伤情深沉真挚,情景融合,“能动摇人心”。虽反映生活面窄,而艺术境界较高。一言以蔽之,冯煦谓小山词“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晏几道与父晏殊齐名,世称“二晏”。三、初识文本四、赏析文本1.教师概说:本词是晏几道的代表作,内容是小山词中最常见的题材,对过去欢乐生活的追忆,并寓有“微痛纤悲”的身世之感。艺术上表现了小山词的特有的深婉沉着的风格。2、师问:上片起首两句写什么内容?教师明确:上片用两个六言对起。“梦后”、“酒醒”二句互文,写眼前实景。学生识记对照注释,初识文本自由诵读,初步记忆学生自主结合,共同讨论,初步解说本词教学教学二次备课过程设计“梦”语意双关:、真有所梦,梦当年听歌笑乐的情景。、指“悲欢和离之事,如幻如电,如昨梦前尘”。3、如何理解“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教师明确:“去年春恨却来时”,一句承上启下,转入追忆。“春恨“因春天的逝去而产生的一种莫名的怅惘。“落花”、“微雨”:本是极清灵的景色,在本词中,却象征着芳春过尽,美好的事物即将消逝。落花、微雨渲染着离情的缠绵。双飞燕反衬着独立之人的惆怅难堪。两句融情入景。其情意缠绵凄婉,景致妍美如画。4、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理解:“记得”是比“去年”更为遥远的记忆,是词人“梦”中所历,也是春恨的缘由。5、理解:“两重心字”师生明确:①.薄罗衫子上面绣有双重的“心”字。②.还暗示着两人一见钟情,日后心心相印。6、“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的意思是什么?教师明确:在当时皎洁的明月映照下,小蘋像一朵冉冉的彩云飘然归去。彩云,指美丽而薄命的女子。梦后酒醒,明月依然,彩云安在?在空寂之中仍旧苦恋,执着到了一种“痴”的境地。学生思考、讨论,回答,辩难。学生讨论,回答:梦后、酒醒、去年、记得、当时学生对照文本注释,积极展开联想,拓展思维课外作业背诵默写本词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