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联合镇小:兰文斌课堂评价是课堂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有效的教学手段。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的有力手段。”如果教师能灵活利用评价手段,它对于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课堂评价标准要多样化,善于捕捉问题点进行及时评价学生的数学基础各有差异,课堂上如果我们只用“一把尺”去衡量所有学生的话,那么基础好的学生用不着怎样思考就能回答“好”;中等生可以达到老师的基本要求,但得不到更好的发展;学困生会因为总是得不到老师的肯定,而对课堂失去信心。这一情况在评价时要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学习水平作出针对性的评价。课堂中许多评价并不是一陈不变的,教师要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进行及时评价。这样才能有利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潜能的激发及知识的深化。二、课堂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课程标准指出:在评价学生学习时,应让学生开展自评和互评。而传统课堂教学仅仅局限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课堂上缺学生的参与,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在课堂中,我会鼓励学生参与到评价之中,使学生学会自我评价。例如:单元质量检测后,听听学生对这次检测结果自我评价如何,让学生认真分析出错的原因。当授完新课小结时让学生说说“这节课我学到了什么知识”或“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收获了什么”。这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既对整节课所学的内容进行复习,也整理了自己的思路。另外,鼓励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使其学会互相交流、学习。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想法,例如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他们交流想法、开展互评的最好时机。课堂上的自评、互评,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更有利于强化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最近我初步修改了一个以前一直忽略的问题,就是我们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往往会让优等生和后进生搭档。我发现这样对于后进生的发展并没有好处,当他们还在思考的时候,优等生已经把想法和答案说出来了,所以我觉得在进行交流的时候可能让后进生和中等生交流效果会更好三、学会利用艺术化的评价语言和丰富得体的体态语言数学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巧妙地利用评价语言艺术的话,就能够唤醒学生的参与热情,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因此我们教师的评价语言要做到“准确得体、亲切自然、生动丰富、启迪激励”。例如当学生解应用题有多种解法时,说:“你的解法老师很好奇,能不能说说你的解题思路”;当学生把举起的手又放下,举棋不定时微笑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能行的”。在课堂中还可以经常用体态语言,包括表情、手势、眼神等。有时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浅浅的微笑就可以温暖学生一节课,乃至一段时间内对一门功课学习的热情。比如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我们就可以微笑着对他们说:你的声音如果能再大一些,全班同学就能听见,这样不就更好了吗?有的学生由于胆子比较小或情绪激动,当我们叫他回答时会把要说的话给忘了,这时,我们可以微笑着对他说:想好了再说,好吗?相信你一定能行。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也可以顺势走过去抚摸他的头,给他力量。而更多的时候我们可以用眼神跟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眼神的变化可传递无声的信息。让每一位学生感到自己是老师的注意中心。……如果一直在课堂上灵活利用艺术化的评价语言和丰富得体的体态语言,能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别是中等生和学困生他们对数学是越学越有信心。四、利用延时评价,激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适当延迟评价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正常情况下,人们由于受思维定势的影响,新颖、独特、有创意的见解常常会出现在思维过程的后半段。如果教师能审时度势,合理推迟评价,就能激活更多学生的思维,使之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当形成正确的观点后,教师再评价,并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疏导,必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参与表现的欲望。五、创设宽松、平等、民主的课堂氛围。在宽松的环境中,才能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