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问题学生的教育问题,这是个永恒的话题。有些孩子对教育很反感,蔑视一切教育,老师关心她,她认为是理所当然,而一旦批评到她,她马上就会翻脸。她拒绝批评,但是有些问题学生经常犯错误,不批评也不行,批评了矛盾更大,确实挺难的!的确,现在像这样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还不让人说的学生真是越来越多了。有些学生和父母的关系也很不好,老师和他们父母沟通,他们总是认为老师在她家长面前说了他们的坏话,在班上公开和老师叫板。今天的自习课,我帮他们补数学,全班只有王芳一个人在底下说:烦死了!明摆着和我对着干。当时我没理会她,不和她纠缠,我上我的课,然后辅导其他同学,把她晾在一边……我对她冷处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过去关心她,她就会在同学面前炫耀,好像老师对她特别关照,是她的靠山一样,弄得我没办法。但是她有错误我批评她,她却一点也碰不得,马上会翻脸。她总是在同学面前吹牛,说她自己怎么怎么样,她的家长怎么怎么样,同学对她很反感,甚至要揍她。我干脆不理她了,冷处理,然后按照规定处理她。过去她从来不交作业,但是我们现在有规定,不交作业是会受到处罚的,几次不交就会有相应的处理,然后逐渐升级,直到处分,所以现在她也交作业了……针对这些个问题学生,我想谈谈我的看法。第一,这个学生并非无药可救,因为她还在乎学校的规定,不管交来的作业是自己写的还是抄来的。如果她什么都无所谓了,那才难办呢。她开始交作业,是一个很好的开始,也是一个很好的教育机会。对她进行冷处理,但是,不能一直冷下去,要在适当的时候让她感知你的存在和对她的关心。沟通的方式有很多,你的语言不是强项,但是你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比如,给她发个短信;她把作业交来了,除了批改,不妨在后面写上两句批语,鼓励一下,这种方法很管用的。做为一个班主任,可以让你的学生写写周记,即使不要每周写,两三周写一篇,也是很好的沟通。语言和文字是可以互补的,第二,我们要去理解学生产生一些行为的原因,深入去了解他们的背景。应该说,现在学生的表现是他过去多年积累的结果。凡事都有前因才有后果,有时我们单独去看一个学生的表现,会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正常的学生怎么会那样呢?但是,如果把他放到一个他所处的大背景和大环境中去看,从他成长的历程去看,你就会明白他为什么会那样,一切都可以得到解释了,我们也就理解了学生。只有找到了学生行为异常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我们要坚持两条腿走路,两手都要抓。一个是用规则约束他,让他明白规则的重要性,明白不遵守规则是要受到规则的处罚的。像对她不交作业的处理,就是这种方法。第二,用人文关怀去感化她。如果没有第二种做法,光是冷冰冰的规则,也就不成其为教育。没有规则是绝对不行的,而没有了人文关怀,教育还有什么魅力?我们对学生的教育,在强调规则意识的同时,要用精神力量去感召他们,帮助他们脱离做人的底线。对于自觉遵守规则的人,规则是不存在的,只有那些不遵守规则的人,才会很难过,他们会觉得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在和他作对,追根溯源,其实问题出在自己身上。我们一定要让学生明白这个道理,在班级展开教育活动,一定要反复强调利益一致性原则,即学生和老师的最终利益是一致的而不是对立的。老师不是生来就是整学生的,而是来帮助学生的。学生的行为得到矫正,最大的受益者是学生本人,当然,整个集体和老师也将是受益者。学生犯了错误,不是损害了老师的利益(尽管客观上老师也受到了损害),最大的受害者是学生自己;学生取得成绩,受益者也是学生自己。我们要始终向学生灌输这种理念,并且在实际行动中努力做到。处理学生问题的出发点是帮助学生而不是维护自己的利益或权威。要从你的谈话、行为中,让学生能明白地看出来你的动机,同样,和家长的沟通也是这个利益一致的原则。让家长了解并信任你,确信你不会为了自己的业绩伤害到他的孩子,你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在帮助他的孩子。这种信任一经取得,你对学生的教育就放开了手脚。教师、学生、家长,三方利益一致,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老师夹在家长和学生之间、学生夹在老师和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