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疃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50分,每小题2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31415161718192021222324答案1、《同治夷务》中说:“查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在19世纪中后期的中国,持这一观点并付诸实施的是A、顽固派B、维新派C、洋务派D、革命派()2、19世纪末的戊戌变法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思想启蒙”的正确理解是()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B、使人们知道社会改革的合理性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工商业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的变革3、历史课上,老师要求学生列举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下列是一位同学的列举结果,其中有一项不恰当的是()A、李大钊B、陈独秀C、李鸿章D、胡适4、张奶奶2011年恰好满八十寿辰,即1930年出生,他平时总强调自己出生于民国,寿宴上,一位历史老师问她的孙子小明:你奶奶出生于民国多少年?小明的正确回答是()A、十九年B、二十九年C、三十九年D、四十九年5、历史课上,当老师介绍詹天佑(1861——1919)“少年时代就赴美留学,学习铁路专业”时李纲立即联想到詹天佑能受到这种教育得益于()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6、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表述正确的是()A、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B、学制度、学思想、学技术C、学思想、学制度、学技术D、学技术、学思想、学制度7、某历史兴趣小组为下列图片拟的历史主题,最贴切的是()A、抗争——中国人民摆脱外来的侵略B、探索——寻求强国御侮之路C、屈辱——步步走向殖民地深渊D、复兴——中华民族崛起之路8、1925年孙中山因病去逝,在临终前他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第1页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A、没有建立革命起中华民国B、没有促进资本主义发展C、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D、辛亥革命的果实后来被反动军阀窃取了9、在谈到道光帝(1821——1850在位)为什么把他的墓修得比其他帝王墓矮小时,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龚书铎教授说:是因为“在他手上打了败仗丢了土地,,没有面目见先帝。”这里所说的“土地”是指()A、广州B、香港岛C、台湾D辽东半岛10、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A、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B、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C、中国开始遭到侵略D、中国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11、下面年代尺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A、中国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程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和瓦解的过程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12、下列外国列强侵华的史实中,日本参与的有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A、①②③B、②④C、③④D、②③④13、“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与该诗有关的历史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4、把“虎门销烟”和“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两个要素联系在一起,我们想到历史人物是()A、林刚徐B、魏源C、左宗棠D、李鸿章15、资本输出是列强对中国进行侵略的重要手段,下列不平等条约中,明确规定允许列强进行资本投资,开设工厂的是()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6.某学堂因废八股、设西学而受到当地官员传讯,他们抗辩道:“此乃当今皇上旨意,何罪之有?”这个“皇上”指的是()A.康熙帝B.道光帝C.光绪帝D.宣统帝17.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孙中山后来把它阐发为三大主义,即三民主义。包括()①民族②民主③民权④民生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第2页18.毛泽东指出:“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统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这是因为孙中山()A.第一个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B.第一个建立了资产阶级政治团体C.第一个提出推翻清政府,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D.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