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践与反思文章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由于多种原因初中生物被大家忽视,但对整个社会和学生来说生物却是一门十分有用的学科。对此,做为一名教育第一线的老师更要充分的利用课堂,让课堂充满活力,让学生能树立正确的科学观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也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的最基本的条件。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和方法。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下面我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关键词语: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一、什么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专业角度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协调发展。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二、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虽然表现在不同层次上,但学生是否有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效性的唯一指标。学生的进步不能仅限于知识的掌握,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绝不能靠训练,而要靠思维过程。但知识转换为解题技能是要靠操练的,这种操练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学业成绩。教学的有效性要关注学生的发展,从时间上来说,学生的发展有当前发展和终身发展。任何一个有效教学必定要促进学生当前发展,同时对学生长远发展也会有影响。以前教学太注重当前发展,实际上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沉淀下来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精神。三、浅谈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长远角度说,教师的专业素养要提高是根本的支撑。新课程强调教育不只是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更应该使学生不断生成智慧和人格。而智慧和人格是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生成的。有效教学理论认为:教学的有效性=教学内容总量×学生接受内容的百分数。由此可知,有效性的教学取决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学内容,二是教学对象。实践证明,有效性教学的决定因素,并非教学内容,而取决于教学对象——学生,即学生对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专注性。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学会提高学生对课堂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认知智慧增值。我认为,要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该从以下几点做起:1、备课是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备课的重要性。教学计划靠每一节课去落实,教师没做好教学的准备工作就可能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从而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充分完善地备课,可以说是教学过程成功的关键因素。要把一堂课备好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要查阅大量的优秀教案,吸取别人的可取之处又不能完全照抄照搬,因为课堂上教师面对的是变化着的有差异的学生,而不是死板的被灌输知识的学习机器。备课的关键。是教师要在把握教学重难点的情况下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教法和突破重难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导。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精力集中、思维活跃、独立思考并且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就要看教师能否把教学意图转变成学生的行动。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多收集一些与课堂知识有关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还有一些演示实验让学生感觉生物知识能学以致用,每堂生物课都能让他们耳目一新,丰富自己的见闻,充实自己的生活经验,从而就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才会有动力,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最终在学的方面提高课堂的有效性。2、启发探究的课堂是提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要上好一堂课,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备课只是教师走上讲台的重要铺路石,而且能走上舞台不代表就有能力表演,把一堂课上好才是教学过程的重中之重。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