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利用语文课堂转化后进生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水泉镇陡城学校黄卫东“后进生”是指那些在学习、思想或行为方面存在偏差的学生。他们往往受到老师的冷淡,同学的嘲笑,家长的粗暴对待,殊不知,这些有偏差的孩子更需要同情、理解和关爱。许多教育事实证明,任何学生的本质都是可以教育、培养、转化的,学生某方面的差是表面的、暂时的、相对的,对于后进生的教育应植根于爱,看重他们,不鄙弃他们,尊重他们,加倍的热爱他们是教育取得成效的前提。因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便成为一项摆在每位教师面前重要而艰巨的工作。“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工具学科,它是融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完善学生个性于一体的综合体系。”语文课本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载体,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丰富多彩,鲜明生动,充满真情,富于启发和感悟的艺术世界。其中一些篇章短小精悍,语言优美,情节生动,鲜明的形象寓意深刻,极具感染性和教育性。在语文课堂中,教师如以饱满的精神,生动的语言,灵活的方法引导学生与文本世界进行对话,学生就会全身心融入一个完美的世界:和谐的人际关系,心怀感恩、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大爱无疆、舍己为人的价值追求……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反思自我,就会在情感的碰撞中获得新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如此看来,语文课堂以其独特的趣味性、情感性、思想教育性,不失为后进生转化工作的一块重要阵地。那么,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语文课堂进行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做起:一、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后进生乐于参与课堂。后进生对教师存有猜疑心理,他们对周围的环境很敏感。在上课伊始,后进生往往怀着一颗胆怯之心察言观色,从教师的上课态度来揣摩其内心想法,生怕自己因又做错事而受到批评与训斥。因而,一位有才干的教师不光应有渊博的知识,而且应善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建立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能以乐观向上的心态投入学习之中,也能让后进生忘却自我,消除戒备心态投入课堂。为此,教师每堂课都应面带真诚的微笑进入课堂,用自然亲切的语言把学生引入美妙多彩的语文天地。上课前,师生之间简单的寒暄,趣味盎然的小游戏,或几句对进步学生鼓励表扬,都可以让教师成为学生亲密的朋友。二、巧妙利用文本内容设疑置难,诱导教育后进生。语文课本内容丰富多彩,许多篇章形象鲜明生动,情感诚挚,精神内涵丰富,既富有感染力又发人深省。教师如能在教学这些篇章时,将后进生转化纳入教学设计之中,通过对比教育帮助其提高,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两点:1.巧设导入,激发兴趣。在教学这些篇章时,教师从课堂一开始便要触及后进生的心灵,吸引注意力,激发兴趣。这就需要精心设计导入,既要从课文故事出发,紧扣人物的特点,又要联系后进生的生活实际,抓住其心理弱点。例如,我在教学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小草与大树》一课时,为对本班几名意志力差,学习缺乏主动性的后进生进行对比教育,我设计了这样的导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一个出身贫困,从小失去母亲,没有上学读书的机会,整天为生活而奔波的小姑娘会不会成为影响世界的女作家?”这一问题,让学生联想到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并对小姑娘的成才之路充满了猜测,引发出他们对“如何创造人生的奇迹?”的思考。几名后进生也在这个饶有趣味的问题的思考中触动了心灵,为进一步从夏洛蒂的成长经历中获得深刻的体验认识进行了铺垫。2.因势利导,品读要点,从情感体验中启发教育。同样以《小草与大树》一课为例,我借助导入,紧扣“逆境中成才的典范”展开教学,逐步诱导教育后进生。文中夏洛蒂克服生活困境坚持学习、写作的段落,语言质朴,情感真诚,极具感染力和教育性。我请一名后进生有感情的朗读这段话,并请他说说体验认识。他认识不够深刻,我就请全班同学质疑讨论,再请这名同学加以总结。在同学们为夏洛蒂的超人毅力而,我从这名同学的表情变化,看出他的思想起了波澜,感到了在优越的条件中不主动学习的错误。于是,我向他点明了学习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