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8、童年的发现导学案设计一、学习目标:1.会写14个生字,会认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双臂、天赋、妨碍、岂止、痴迷、厘米、羞愧、幸亏、驱逐、迫害、随心所欲、运转自如、厘米、绞尽脑汁”等词语。读读记记“澄澈、困窘”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二、学习重难点:1、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感受人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代的求知欲望、探究精神和大胆的想象,体会作者回忆童年生活时自豪和愤懑交织的情感;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培养想象能力。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三、知识链接1、草履虫:原生动物门,纤毛虫纲。体圆筒形,前端较圆,中后部较宽,后端较尖;从背上看,形状像倒置的草鞋底。全身布满大致同长同细的纤毛,纵行排列,用以行动。身体的一侧有一条自前端斜向腰部的凹入小沟,称“口沟”。口沟底有口,口沟内有较为长密的纤毛,可鼓起水涡而摄取水中的细菌和其他有机物作为食料。2、进化论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所创立的关于物种起源和发展变化规律的学说。3、哥白尼与“太阳中心说”:在古代,人们由于眼界狭小,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宇宙是有限的,太阳、月亮和众星都围绕地球运行。16世纪,波兰杰出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根据30年的天文观察和推算,认为地球和其他行星一样,在每时每刻地环绕太阳运转。但那时欧洲的封建教会不支持这样的观点,谁提出这个观点,就会遭到教会审判异端教徒的法庭的迫害。所以,哥白尼直到临死前,才把自己关于“太阳中心说”的著作发表。布鲁诺的遭遇:布鲁诺是意大利的科学家,他是哥白尼的推崇者,而且发展了哥白尼的学说。他指出宇宙中有许许多多像太阳系一样的星系,而太阳只是太阳系的中心。由于热情传播这一新天文学说,他被教会推到审判异端的宗教法庭,在监禁7年后被活活烧死。伽利略的遭遇:17世纪,意大利的天文学家伽利略,非常赞同哥白尼的观点,他寻找方法,给这种观点以科学的证实。但是他还是遭到了教会的谴责。宗教法庭把他传去,不断地审讯他,折磨他,让他跪下宣誓放弃自己的观点。但是当伽利略站起来后,他不禁喃喃自语道:“可是,地球仍然在转动呀!”后来,伽利略被监禁在家中,不许外出。4、词语积累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禁”读jīn。如:听爷爷讲他过去的苦难,我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轻盈:这里形容动作轻快。如:她迈着轻盈的步子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随心所欲:一切都由着自己的心意,想怎么做就怎么做。如:在集体生活中要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不能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绞尽脑汁:费尽脑筋,拼命地思考。如:这道难题我绞尽脑汁也没找出答案。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如:周老师很严厉,讲话时总是一本正经的样子。澄澈:水清见底。天赋:自然具备,生来就有。进化:生物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逐渐发展演变。绞尽脑汁:形容费尽心思。眉目:事情的头绪。困窘:形容为难;感到难办。本课指我面对老师的误解和同学的嘲笑,不知道怎么办好。5、读后感:《童年的发现》今天,我们学习了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的《童年的发现》,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在童年时的一项科学发现,重点叙述了作者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作者那种求知若渴的精神和他那惊人的想象力读后我很受启发。他之所以在童年就会有这个发现,主要是因为:第一,敢于提问;第二,反复思考;第三,大胆想象。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也要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大胆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有勤奋钻研和坚持不懈的精神。世界对于我们来说是充满神秘的。小时候,我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喜欢看《十万个为什么》,还经常跟在爸爸、妈妈身后问一些稀奇古怪的问题:比如人是从哪里来的?火箭怎么能升上天空?什么是原子弹?为什么一年要分春夏秋1冬?这些问题常常使爸爸、妈妈都目瞪口呆,他们被我问住了答不上来时显得很狼狈,有时就胡乱编个答案搪塞过去,我也就似懂非懂地相信了他们。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