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谈儿童学古诗(陈观吉)VIP免费

浅谈儿童学古诗(陈观吉)_第1页
浅谈儿童学古诗(陈观吉)_第2页
浅谈儿童学古诗(陈观吉)_第3页
浅谈儿童学古诗集成小学:陈观吉现在的小学语文课本从一年级起就编进了古诗。通过学习古诗,儿童从小就受到祖国灿烂的辉煌的文化遗产的熏陶,这对提高他们的语文水平有很大的好处。根据班内小朋友的接受能力,上学期教语文第四册时,我大胆的进行了一次尝试:一个学期中增加了五十篇教材,其中包括内容健康、易懂、并广为流传的古诗二十三首。学习这些古诗,学生兴趣很浓,家长也很支持。这一次尝试增强了我教好小朋友学古诗的信心。我认为,儿童学点古诗,可以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优秀的古诗不仅想象丰富,而且语言形象、精炼。通过学习,有助于扩展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词汇,培养他们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另外,通过学古诗,也使学生认识了不少生字,巩固了熟字,还增加了一字多义的知识。在小学阶段,儿童的机械识记能力较强,背过的东西,往往会给他们留上深刻的印象。历史上许多著名文学家,如:曹植、李白、杜浦、白居易等,都是从小就熟读古诗,从而为他们以后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就是现代的大文学家鲁迅、郭沫若等,不也是在五、六岁时就开始读古诗了吗?这些例子告诉我们:儿童应该学点古诗,而且能够学好1古诗。在教儿童学古诗中,怎样才能使学生较快的理解、读熟和背诵呢?我采取了下列做法:1.用图书帮助学生理解。由于学生对古诗描写的景物缺乏感性认识,我就绘制一些画来帮助学生了解古诗所描述的情景。如教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我就画了长江,江边的城楼及江中向东远去的孤帆,然后让学生边看画边听我讲解。这样学生就容易听懂,并通过想象,置身于诗歌所刻画的意境中去。2.通过朗诵加深印象。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教学古诗,朗诵的作用则更为突出。古诗(特别是格律诗)除了押韵、有整齐的音节外,还讲究平仄。因此它的音韵美和节奏感是特别明显的。而要把古诗的思想感情及其音韵美和节奏感形象地传达给学生,必须通过朗诵。好的朗诵往往比教师讲解要生动得多,具体的多,从而使学生受到的感染也强烈得多。朗诵古诗,首先要从古诗的内容出发,要理解诗人作诗的主旨和感情。诗人歌颂什么?揭露什么?诗的意境和风格又是什么?根据这些来确定朗读的基调,掌握好声调的抑扬顿挫。另外,也要考虑到朗读的对象是小学生,感情表达宜显豁一些,语气掌握也要注意适合儿童的性格特点,速度应该比念白话诗稍慢些。当然,朗读每首诗,都须做具体分析。如朗2读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要理解诗人是以极其丰富的想象来歌颂祖国山河的壮丽,基调应该是奔放昂扬的。其中“飞流直下三千尺”一句,气势磅礴,因此“飞流直下”四个字念时节奏要快,当中不要停顿,这样才体现“一泻而下”的气势。最后一句“疑是银河落九天”,“疑是”二字声音稍轻,目的是为了突出“银河”二字,有抑才有扬。“银河”的“河”可稍延长,接着以加重的语气念出“落九天”三字,突出瀑布从极高处飞泻下来的壮观景象。朗读李白的《静夜思》则要用舒展平缓的语调,要突出一个“静”字。最后一句的“思故乡”三字放慢,轻轻收音,以体现诗人在宁静的月夜思乡的情景。又如张瑜的《蚕妇》和李绅的《悯农》,这两首诗主题类同,都是对封建社会的控诉,但朗读时要有所区别。《蚕妇》结尾一句“不是养蚕人”,可以读的强烈,语气往上扬,以体现蚕妇的悲愤控诉;《悯农》最后一句“农夫犹饿死”,则宜读得深沉内抑,语气渐轻,悲愤中发人深思。再如骆宾王七岁时写的《咏鹅》,以儿童的口吻描绘了白鹅在水中浮动的生动画面,因此用儿歌的语调来朗读就更为自然贴切。除了自己示范朗读学生跟读外,我还采取与学生交叉朗读(我读一、三句,学生读二、四句)以及先由水平较高的学生朗读,再大家评议的方法。由于采取了不同的形式,学生不感到厌倦,背得也快。3.培养初步的自学能力,小学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3的自学能力,那么教学古诗是否也能这样做呢?通过上学期的尝试,我认为教小学生学古诗也可以这样做,不能因为古诗难懂而采取单靠教师“灌”的方式。上学期,当我教《悯农》这首...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精品文库+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中小学课件教案小学资料大全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