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49--19561956))掠夺;搜刮;破坏表现:原因:交通堵塞、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苦国民经济全面崩溃措施:①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济②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③进行三大改造状况(背景):(2)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毛泽东在建国之初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说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思考:思考:11、材料反映了建国初期中国的什么、材料反映了建国初期中国的什么问题?问题?22、为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采取怎样的、为此,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采取怎样的对策?为什么?对策?为什么?(1)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问题:工业基础薄弱,特别是重工业严重不足。对策: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我国的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国防实力。3、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的速度都比较快。4、苏联工业化的经验中,也是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5、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思考: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中在这里?特点:主要项目集中在东北地区。原因:(1)东北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优越,工矿资源丰富,铁路交通十分发达。(2)从历史上看,已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基础。(3)由于当时的项目大都由苏联援助建设,东北离苏联较近,比较方便。(3)、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有哪些?各自通过何种途径?实质是什么?有何意义?对象:途径:实质:意义: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化)加入手工业生产合作社(集体化)公私合营将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1956年底)快速浏览课本第二、三目思考:1、1956-1976年,中国共产党在经济领域进行哪些成功的探索?又有哪些失误?正确失误(1)1956年中共八大正确分析社会的中共八大正确分析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22))19601960年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年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33)面对国民经济的劫难,)面对国民经济的劫难,19711971年周年周恩来、恩来、19751975年邓小平对国民经济进行整年邓小平对国民经济进行整顿和调整。顿和调整。(1)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2)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3)十年“文革”的发动。“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曾被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三面红旗19571957年年19581958年年19591959年年19621962年年535万吨9000万吨3000万吨1070万吨800万吨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大跃进时期的炼钢指标全民大炼钢现代化炼钢思考:你认为这样炼出的钢质量思考:你认为这样炼出的钢质量会如何?会如何?信息:信息:5858年全国生产钢年全国生产钢11081108万万吨,只有吨,只有800800万吨合格万吨合格“大跃进”中,番禺全县集中了约六万人炼钢。不少农村的“风水林”,、荔枝树被砍伐烧炭作炼钢使用。思考:大跃进运动会带来哪些危害?国民经济(农轻重)比例失调,农业生产下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资源浪费,不利于经济发展。土地公有,统一经营,集中劳动。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探究:此图说明“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何种负面影响?热热闹闹的公社食堂松松垮垮的田间劳动者提示: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示: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中国中国2020世纪世纪5050~~6060年代粮食产量变化年代粮食产量变化19491949年年19521952年年19571957年年19581958年年19591959年年19601960年年单位:亿斤单位:亿斤22002200327832783900390040004000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