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典型”宣传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以典型抓示范、以典型促先进、以典型推发展这是共青团宣传工作一以贯之的工作方法和技巧。诚然,各级团委通过典型的推动,有效地促进了共青团事业的蓬勃发展,为一个时期的广大青少年树立了学习的楷模、行动的先导,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提供了鲜活的样本和新鲜的血液,不失为共青团宣传工作的一种好方法好载体好手段。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广大青少年的自主性、自我意识、个性特征较之过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与人、人与时代、人与社会之间的代继关系逐渐被拉大拉远,之间的鸿沟也越来越深,群体青年表现得更趋活跃,青年人的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也逐渐变得多姿多彩,导致的结果就是我们培养、打造的典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与这些青年群体的价值取向已渐行渐远,不再那么可亲、可敬、可信、可靠。基于此,面对新情况、新环境、新时代的要求,共青团宣传部门在选树典型时便要及时地转变过去高、大、全式的思维,要主动地、适时地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在选树典型的方法、方式上下功夫,在选树典型的时代背景上下功夫,在选树典型的理想信念和个性特征上下功夫,既要考虑社会价值,也要考虑个体的自我价值,同时还得考虑青年群体的感受。只有兼顾多方,全盘考虑,才能推选出一批经得起推敲、经得起检验、经得起实践的好榜样、好典型来推动青年群体价值的形成,才能依赖这些可亲、可敬、可信、可靠的典型推动整个社会良好风气的形成,才能为构建一个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社会做好典型示范。当前选树青年典型存在的问题。一是曲高和寡。有的典型评选,不是放到广大人民群众中去海选,而是邀请来几位所谓的专家、学者自说自话地圈评,导致评出的典型动辄就是圣人、不食人间烟火、不近人情世故的一副摸样,丧失了可亲、可敬、可信的基本原则。为了事业,他们可以忘了父母、忘了老婆孩子,更不会顾及自己的身体,拿青春、生命、亲情、爱情、友情去与事业竞争、赛跑,连起码的忠孝、儿女情长、七情六欲第1页共4页都被丢之脑后,这样的典型一旦推出来,虽然大家嘴上在夸夸其谈,但行动上却少有人效仿、因为这样的典型不符合人性的本能需要。二是泛滥成灾;当前,社会上充斥着行行业业的各种典型人物,有中央的也有地方的,有行业的也有民间的,有党群的也有政府的,有大到某个省的也有小到街道乡镇的,等等。众多的典型,导致典型人物泛滥成灾,失去了典型应有的意义和作用,成了一种摆设和符号;三是良莠不齐。由于评选典型时缺乏足够的深入了解和出于宣传的需要,放松了评选关口,减少了对参评人员应有的资格审查和政治把关,导致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混入了典型队伍,从而影响了典型人物的整体形象。据笔者了解,有个别人,为了实现自己的典型梦想,不惜请酒请喝,请陪请吃,一旦拿到了典型这块金子招牌,就拿着它到处招摇撞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一副洋洋自得的样子;四是阶层分化日益加剧。由于目前阶层流动的相对固化,在典型人物评选等方面已经有所体现,那些符合三贴近原则要求的典型日益显得稀少,自己人评自己人,平时不评评时评,种种不符合典型成长规律的现象不时出现。那些真正符合群众需要、青年需求的身边人、身边事被束之高阁而无人问津,而一些背离了社会大众需求只符合少数精英需要的典型却不时涌现,导致典型评选、典型选树在逐渐分层、分化为自身利益集团的某种符号特征。破解制约青年典型成长的魔咒。一是要符合时代发展规律。当今社会,日行千里日新月异,各种纷纭复杂似是而非的东西不时呈现。作为选树典型的共青团宣传部门,应有一颗慧眼,主动找准时代脉搏,紧扣青年需求和时代需要,时代倡导什么、需要什么,反对什么,我们应该及时地跟进,典型一定要体现强烈的时代性,要具有很深的时代烙印。比如,我们当前正处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这么一个时代背景下,在这四大变革面前,必然会涌现出符合这一时代需求的典型人物和典型事件,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抓住时机,抓住这些符合时代发展规律、符合这一阶段特征的人物、事件进行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