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卷理科综合生物试卷评价与解析一试卷总体评价•2014年全国高考新课标卷2生物试题总体难度适中,与平时复习的角度吻合,延续了“新课标”考查学生对所学生物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整体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注重对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生物试题过渡平稳。试题的题干信息简洁,容易读懂,减少了因为情境设置过多而对考生造成的干扰。题型、题量仍旧不变。今年考查内容侧重于考查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的内容,1、2、4、6、29题共计34分,必修二5、31题17分,必修三第3、30、31题24分。试题特点1紧扣教材,强化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充分体现了回归教材的命题趋势。2突出主干知识的考查,注重多种能力考查3强调学科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4突出了实验的考查1.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答案】D2、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答案】B3.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进入组织液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进入血浆【答案】A4.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A.实验后,a组液泡中的溶液浓度比b组的高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molL-1之间5.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中发生的转录过程有RNA聚合酶的参与B.植物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均可发生DNA的复制C.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磷酸和核糖是通过氢键链接的D.用甲基绿和吡罗红染色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答案】C6.关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磷酸是光反应中合成ATP所需的反应物B.光合作用中叶绿素吸收光能不需要酶的参与C.人体在剧烈运动时所需要的能量由乳酸分解提供D.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答案】C29.(10分)某植物净光合速率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当CO2浓度为a时,高光强下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为。CO2浓度在a-b之间时,曲线表示了净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高而增高。(2)CO2浓度大于c时,曲线B,C所表示的净光合速率不再增加,限制其增加的环境因素是。(3)当环境中CO2浓度小于a时,在图示的3种光强下该植物呼吸作用产生的CO2量(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光合作用吸收的CO2量。(4)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该种植物的产量,同时考虑因素的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0A、B、C光强大于光强30.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意性免疫功能。通常,机体生来就有的,无特异性,可以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