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育学复习资料 (2)VIP免费

教育学复习资料 (2)_第1页
1/7
教育学复习资料 (2)_第2页
2/7
教育学复习资料 (2)_第3页
3/7
第一章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教育问题,揭示教育规律的科学。2、《论语》中“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启发教学;“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的学与习结合;“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的学与行结合;“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以身作则。3、《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成书于战国,是《礼记》中的一篇。提出了循序渐进、因材施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及时施教等教学原则。4、古罗马昆体良的《雄辩术原理》被认为是教育史上第一个教育学理论著作。5、历史上第一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提出来的是英国哲学家和自然学家培根。6、西方近代史上第一部系统教育论著是捷克的夸美纽斯,17世纪撰写的《大教育论》/《大教学论》,提出了普及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作用、班级授课制、直观教学,奠定了近代教育学理论的基础。标志教育学从哲学的体系中分解出来,初具雏形。7、西方近代第一个在大学讲堂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科学进行讲授的人:康德。8、西方近代第一部具有科学体系的教育学论著是德国的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的代表),19世纪初出版了《普通教育学》,第一个提出要使教育成为科学,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原则和教学方法的阶段论。9、杜威,20世纪初提出了“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从做中学”等一系列教育主张。10、我国第一个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系统地论述教育理论的是杨贤江,它的《教育史ABC》和《新教学大纲》是我国最早的以马克思主义观点编写的教育著作。11、苏联凯洛夫的《教育学》是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我国的教育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2、美国的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了两个观点:第一,教学的内容应该是学科的结构,而不是大量的知识;第二,教学的方法应使用发现法。13、苏联的赞科夫著作是《教学与发展》,提出了适应时代要求的“发展教学论”。该理论的核心是“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来达到学生最理想的发展水平”。14、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提倡“范例教学”。15、二战以来出现的:布鲁纳(教育过程)、赞科夫(教学与发展)、郎格朗(终身教育导论)。第二章教育的产生和发展1、关于教育的起源,主要有三种主张:生物起源论:法国的利托尔诺《动物界的教育》以及英国的沛西·能《人民的教育》。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是天生的,教育过程是一种按照生物学规律进行的过程。心理起源论:美国的孟禄《教育史教科书》。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无意识的模仿。→(前两者都否定了教育的社会性、明确的目的性以及人的主观能动性,具明显缺陷。)生产劳动起源论:马克思——教育起源于生产劳动。(劳动为教育提供了社会需要的内容——劳动经验、提供了教育对象——发达的智力、提供了经验传递的工具——语言。这三个条件的具备,使教育得以产生,并逐步发展。)①人类的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经验的实际的社会需要;②劳动中需要相互协作与交流,促使了语言的产生,使教育有了更有效的手段和工具;③劳动使人获得了物质生活资料、生活改善、营养丰富,人的体质得到发展,也使人的思维器官大脑得到发展,这也是人类接受教育的条件。1→(反映了教育的社会性、明确的目的性和人类教育的能动性。)2、原始状态的教育的特点:教育者不固定、受教育者不固定、教育内容十分简单且与生产劳动相统一、教育的工具是口语,方法是模仿。3、古代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点:(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①由于社会分工,产生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师;②鲜明的阶级性和等级性;③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④学校教育形式得到较为充分的发展和完善。4、工业社会教育的一般特点:(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①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工业社会教育的基本特点;②教育广泛普及和普及年限的逐步延长;③教育形式多样化;④终生教育理念的形成;⑤通才性、全面性的教育目标。5、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德国。6、现代信息社会的教育发展趋势:教育目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育学复习资料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