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实施有效课堂评价工作平果县第七小学李福内容摘要:评价是为了全面了解并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也是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评价首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实施分层评价,并运用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正面的评价,充分发挥语言的作用,并县评价的方式要随学生所处学习阶段的不同而不断地更新变化,体现出评价的多样化。关键词:分层评价,尊重差异,评价语言,准确,评价方式,多样化正文:《新课标》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由此可见,有效的课堂评价是有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条件,也是关系到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那么,在具体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评价呢?作为一名小学数学老师,现试着对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一、尊重学生差异,实施分层评价。《数学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强调:“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修改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不同层次的学生,他们的知识、能力也不尽相同,对他们的评价也需“因人而异”,以达到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目的。借助《小学数学分层测试卡》,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较好地做好评价的分层。如,同样是完成基本练习,对于聪明的学生只需轻描淡写的作出评价就可以,不必重用或批量式赞赏,以免让他们觉得表扬太容易得到;而对于对于胆小怯场的学困,首先得给予肯定或鼓励,甚至可稍作夸张的表扬,使他尝到甜头,感觉到表现并不是优生的专利,我也能行,以培养他们敢说勤学;对于易骄傲的学生可以让他试着完成拓展训练题,适当的给他提高标准,在评价时评价时应充分肯定他,并渗透学生“胜不骄,败不妥”的英雄气质。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的学生。身为教师要明察秋毫,评价也得善于因材施教。二、提高教师的评价语言。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的艺术首先包括谈话的艺术。”说明教师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教学评价语,如果课堂评价语运用得好,它对于创设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调动积极思维,增强克服困难的决心,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教师要提高自己评价语言的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进行课堂评价。首先,评价语言要准确、得体,富有针对性。无效的评价语言要慎讲,如: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好、回答问题比较好时,不要一味的“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等语言,其次,评价语言要尽量幽默生动、机智巧妙。课堂评价往往需要教师灵活运用教学机智,将预设性语言和随机性语言结合起来,临时调整原先预设的口语流程,巧妙地对学生进行评价。这样无论是指出缺点还是肯定优点,都是对学生的一种激励,把教师的教学机智、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学习水平体现得淋漓尽致。再次评价语言从笼统到具体的转变。我们给学生的评价必须是真实的、真诚的、真心的、具体的,不能讲套话、空话、假话、大话,既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也不能夸大学生的成绩,说好话不等于绝对的鼓励,我们应当学会直面学生出现的错误,适度的评价学生的表现,不要一味的“你真好!”“你真棒”“你真行”要让评价语言具有生命的色彩,好好在哪?棒怎么棒?一定要具体,既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判断,更要让学生知道好的程度与努力的方向,千万不要让你含糊不清的笼统评价成为善意的谎言!三、注重评价方式的不断更新变化。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课堂评价的方式也应随时间的推移,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而变换。课程标准指出:在第一学段,多采用鼓励性语言,第二学段以定性描述为主,第三学段是定性与定量相结合。低年级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的最佳时期,在低年级时我常以“你真行!”“我给自己添红旗”等活动来培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