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研究浅谈高效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湖北省襄阳市经开区东津镇孙王营小学胡艳红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这告诫我们在学习中要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学会交流,在讨论与交流中进步。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梦想,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从“学会”到“会学”的一种有效教学活动。“小组合作学习”是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有效方法,也是当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重要途径。课堂中利用小组合作学习可以提高单位时间中学生学习、交往、表达的频度与效率,优势互补,有利于培养探究意识和合作精神,也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从现代教育思想来看,好的课堂教学,不仅要看教师如何“教”,也要看学生如何“学”,然后从学生“学”的这个基点上看教师如何教。如何使小组合作探究更多精彩,怎样形成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质量,成为小组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教改主课题。而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社会化参与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合作中展开的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协调,共同承担责任,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并以小组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学习方式。下面我就谈谈自己对高效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认识: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含义“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是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面对面地讨论、合作、交流、实践、操作,打破过去那种全体学生面向黑板,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方式的束缚。通过实践我体会到,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在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总要扭过头来看着他,不仅要听其声还要观其颜,因此学生愿意接受,参与的积极性很高。由组长对小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发言要有顺序,尽量让不爱讲话的学生先说、多说,当一人发言时其他成员必须认真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不去强调学习成绩的优劣,这样生成的小组才有可能具有团队精神,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与自己所在的小组荣辱与共,形成巨大的合力。每个小组都应是团结合作的集体,靠集体的力量去解决问题,在这个集体里大家互相团结,共同进步。二、小组合作学习的人员分配小组水平相近才有竞争,组员组织能力各有差异的才能互补。小组人数以4-6人为宜,太少不利于合作,太多又难以合作。每组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的同学担任常任组长,以便工作的开展。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在互相帮助中不断提升,让学习优良的学生也能获得自信。此外,在合作中,小组的成员还应有一定的分工,即每一位学生都应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激励者、检查者、记录者、报告者、操作者等等,而且小组角色应该互相轮换,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学会合作,善于交往,可以说是少年儿童进入现代社会的“入场券”。而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一种行为参与、情感参与、认知参与、社会化参与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合作中展开的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以小组为单位,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协调,共同承担责任,完成教师分配的学习任务,并以小组的总体表现为主要奖励依据的一种学习方式。三、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培养小组成员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重点。合作学习不是一种个人的学习行为,而是一种集体行为,为了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需要每个成员具有足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即:小组成员之间必须相互了解、彼此信任,经常进行有效地沟通;成员们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负责,而且要为所在小组中其他同学的学习负责,要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并妥善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矛盾,建设起一种融洽、友爱的亲密伙伴关系。培养小组成员的团队意识和合作技能主要包括:互相信任、团结互助的意识和技能;主动表达自己见解的意识和技能;学会小组讨论的意识和技能;尊重别人发言的意识和技能;以友好方式对待争议的意识和技能。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对激励学生参与活动,提高合作探究学习质量有着十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