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伏羲庙导游词伏羲庙导游词11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旅游从业人员,总归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是讲解当地的基本状况,介绍风土人情的文章。那么什么样的导游词才是好的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伏羲庙导游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伏羲庙导游词1天水伏羲庙,是目前我国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纪念上古"三皇"之一伏羲氏的明代建筑群。一九六三年人民政府公布为甘肃第1页共50页省重点文物爱护单位。伏羲庙址位于天水市秦城区西关伏羲路。卦台山的古建筑被破坏无遗;而天水城里的伏羲庙主要建筑、塑像和其它文物,却由于天水市文化部门刚好地实行了一系列的爱护措施,基本保存完好。国内不少专家、学者认为:重视爱护这一建筑群,对于探讨我国远古历史、探讨明代建筑艺术、考察天水地方民俗风情等,有着相当重要的实物资料价值。史料记载,元代统治者对"三皇"特殊推崇。他们认为,"三皇"应为伏羲、神农、轩辕。伏羲庙本名太昊宫,俗称人宗庙,伏羲庙临街而建,院落重重相套,四进四院,宏阔幽深。庙内古建筑包括戏楼、牌坊、大门、仪门第2页共50页先天殿、太极殿、钟楼、鼓楼、来鹤厅共10座;新建筑有朝房、碑廊、展览厅等共6座。新旧建筑共计76间。整个建筑群坐北朝南。牌坊、大门、仪门、先天殿、太极殿沿纵轴线依次排列,层层推动,庄重宏伟。全庙坊、亭、房、廊等建筑,严格支配在纵贯南北的主轴线两侧布局对称而紧凑,疏密适宜而有致;主体建筑依次排列在主轴线上,统领全局,雄浑端庄。当游人沿天水城内大街西行来到伏羲路时,远远就可望见一座掩映在绿萌之中的大牌坊,那便是伏羲庙前大门。这牌坊,巍然耸立于高二米、宽六点五米、长十七点六米的台基之上。第3页共50页台基围以砖砌勾栏,东、西、南三面均有垂带式踏跺。拾级而上,可见牌坊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正脊两端饰有鸱尾螭兽;檐下斗拱为四攒七铺作,六抄单拱,两柱头有转角斗拱,均系精雕细镂的上乘佳作。对于探讨明代木构建筑很有参考价值。牌坊正中,悬有巨幅匾额上书"开天明道"四个大字,为清乾隆湟中视察史杨应举手迹,笔力遒劲,潇洒流畅,一直为游人所称道。原先,伏羲庙门前东西两侧,还有横跨大街的两座牌坊,面对相,上楣分别题有"开物成务"、"继天立",与大门匾额之"开天明道"一样,都是对伏羲功德的极端颂词。庙门南面,与大门牌坊隔街相望,有一座建于清代乾隆年间的戏楼,第4页共50页三间宽,两层楼高,飞檐挑角,造型精致,深受群众宠爱。伏羲庙导游词2大家好!此刻我们来到了人文始祖伏羲的祭祀地——天水伏羲庙。天水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古称成纪、秦州,8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创建了光辉绚丽的古代文化,成为华夏礼貌的摇篮。这块秀丽富裕的土地培育了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开创了博大精深的伏羲文化。伏羲在我国历史上位居三皇之首,代表了我国原始社会的一个历史阶段——伏羲时代。伏羲的传闻在中国源远流长,最早见于先秦典第5页共50页籍《尚书》和《易经》等书,都对伏羲事迹、功德进行高度概括,从而奠定了伏羲在在中国古史中的首席地位。依据我国古史记载,伏羲又称庖牺、宓羲、炮牺等多种称呼,它们均有“伏化牺牲”的意思。因此,我国闻名史学家范文澜先生认为伏羲是我国原始社会渔猎畜牧经济时代的杰出代表。有关伏羲的诞生有一段非常奇妙而奇妙的传闻。相传他的母亲华胥氏,感孕一个巨大的踪迹,12年后在天水生下了伏羲。古人以12年为一纪,伏羲的诞生地也就被称为成纪。这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感孕神话,反映了我国母系氏族社会“只知其母,不知其父”社会阶段。第6页共50页相传伏羲的外表奇妙,“蛇身人首”。早在40年头,闻一多先生考证,“蛇身人首”事实上是我国远古时期龙图腾的遗迹,因此伏羲是中华民族龙的祖先。考古发掘证明,天水是龙图腾的起源地,天水史前文化曾发觉我国最早的人首蛇形图案,被认为是伏羲的化身。伏羲是中华民族的先民们由野蛮向礼貌时期过渡的最杰出的代表之一。他仰观天象,俯查地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客观规律进行科学总结,创画了八卦,来教育人们趋吉避凶,表现万物的改变法则,对人类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伏羲创建了书契,代替了结绳记事的方法,之后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