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导入:不知同学们是否关注到,从去年到现在,在咱们中国,有一个词语特别火热,电视新闻中、报纸书刊上、包括我们的校园活动中,同学们的作文里,都会出现这个词语,这是一个令人充满希望和向往、凝聚着中国人民理想和力量的词语,你知道它是什么吗?——中国梦是的,是我们当代中国人树立的目标与理想——中国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那么,回望历史,百年前的中国,人们又有着怎样的中国梦呢?让我们一起回到一个世纪前,那个昏暗、混乱但又孕育着希望与曙光的年代,去感受当时仁人志士们心中的梦想,以及为了实现梦想而谱写的宏伟战斗诗篇——辛亥革命。点幻灯片讲授新课:一救人梦——救死扶伤提到辛亥革命,它的灵魂人物就是孙中山。那么,让我们看看在这位面容清秀温文尔雅的少年身上,有着怎样的梦想?孙中山出生于清朝末年中较早受到列强入侵的广东省。是一位农家少年。幼年的还孙中山很勇敢,每当看到有别的小朋友被人欺负,他总会见义勇为,替人打抱不平。有一次,几个小朋友在一起踢毽子玩儿,一个年纪大的孩子,踢不过一个小孩子。大孩子生气了,伸手便打小孩子。孙中山对大孩子说:“你大他小,你强他弱,你不该欺负他!”。当时村子里常有人聚众赌博,小小年纪的孙中山都会劝村民不要赌博。他还经常坐在屋前的大榕树下,听太平天国老兵讲述太平军抗清的故事。满清腐败,人民群起反抗的事迹深深植根于他小小的心灵中。在跟我们同学差不多大的年纪,14岁的孙中山随母亲远渡重洋来到檀香山,就是今天的美国夏威夷,投靠哥哥孙眉,开始了他的西方教育之旅。在美国生活的4年,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也使他接触到了许多新的思想。回国后,在广州,面对民众生活的困境,他认为学医可以救死扶伤、照顾人群,遂怀着朴素的救人之梦进入了中国境内的第一所西医学校——广州博济医院学习,后来又转入香港西医医院继续深造,并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毕业。学成后的孙中山在澳门、广州一带行医救人,医术高明。但是,正是在行医实践及与民众的接触中孙中山清晰的看到了清政府统治下中国社会的种种危机局面和颓废现象。播放幻灯片发出了“中国现状之危,我人当起自救…必须先从改革政府入手,否则休谈其他”的感慨。认识到了医国比医人更重要,完成了由救人之梦向救国之梦的转变,开始投身于挽救民族危亡的壮举中。二救国梦——共和之梦请同学们回忆,在孙中山以前,中国人曾经有过哪些救国的梦想?洋务运动——他们的梦想是什么?使中国达到怎样的目标?自强求富。对了我们可以称之为自强求富梦。还有呢?维新变法。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变法,他们的梦想又是怎样呢?君主立宪。我们称之为君主立宪梦。结果呢?梦想实现了吗?没有,自强求富梦也好,君主立宪梦也罢,都失败了。那么让我们看看孙中山的梦想吧。孙中山在甲午战争失败时就曾上书李鸿章请求改革,但未被采纳,面对民族危亡的不断加深和清政府的昏庸无为,也使他认识到:清政府就像是一座从根基上腐烂的大厦一样,需要从根本上去推翻它了。也就是说,对待清政府,已不能再用这种小修小补的改革方式,而要代之以更为激烈和彻底的革命手段了。革命会有流血、会有牺牲,但都阻止不了孙中山挽救国家、挽救民族的梦想。这时的孙中山,心中已经有了一个宏伟的梦想,废除皇帝,实现共和。下面让我们一起循着伟人的步伐,看看孙中山先生在民主革命之路上留下了哪些足迹?请同学们阅读第40页第一段内容,参照老师提供的信息,找出孙先生领导下成立的两个重要革命组织。1革命组织的建立同学们注意到了没有,这两个组织都不是在中国成立的?为什么呢?其实正好从侧面说明了中国社会的封建势力比较顽固。另外在国外成立,也便于筹集资金支持革命。革命行动需要资金的支持。孙中山充分利用自己曾经留学欧美的经历和关系多方筹款,他经常不顾休息,去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的华侨聚集区进行演讲,痛陈清政府的腐败、倾诉人民的苦难,听众受到他的爱国精神感召,便把身上的钱掏出来捐献。孙中山就是靠着这种顽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在宣传和领导革命的。2革命旗帜的树立在奔走呼吁中,孙中山更加深刻的认识到了中国的弊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