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图形的旋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54-56第四单元图形变换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同时从知识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根据《新课程》对本节课内容的要求及本节课的学习结果类型,针对学生的一般性认知规律及学生个性品质发展的需要,确定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1)了解生活中旋转现象的广泛存在;(2)掌握旋转的有关概念,理解旋转变换也是图形的一种基本变换;(3)会找出旋转前后图形中的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旋转中心、旋转角;(4)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是由旋转中心、旋转角和旋转方向所决定的,探索和发现旋转后图形上的每一点都绕着旋转中心转动了相同的角度,但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没有变化;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归纳等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交流的能力。经历探索图形在旋转变换中的变化情况的过程,体会旋转变换对研究图形变化的重要性。情感目标经历对生活中旋转图形的观察、讨论、实践操作,使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研究探索的精神。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由于本节课数学知识技能相对简单,而数学思想方法与旋转变换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本节课将强化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两方面目标的落实与渗透。教学重点:让学生体验旋转的过程,知道旋转的三要素。教学难点:体验并能说出图形旋转的过程。教法与学法按照学生认知规律,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数学活动为主线”的指导思想,采用以实验观察法为主,直观演示法为辅的教学方法。根据学法指导自主性和差异性原则,让学生在“观察——操作——交流——归纳——应用”的实践探索中,自主参与知识的产生、发展、形成与应用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等活动来构建与此相关的知识经验,使学生掌握知识,从而达到知识的运用。遵循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宗旨,本节课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拓展问题,指导学生用观察、抽象、自主探究为主、合作交流为辅的方法进行学习。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情引入。1.游戏——我说你转师:在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个游戏——我说你转。下面,我们来玩个“我说你转”的游戏。右手顺时针旋转;左手逆时针旋转;两手都顺时针旋转;两手都逆时针旋转;左手顺时针旋转,同时右手逆时针旋转;左手逆时针旋转,同时右手顺时针旋转2.(欣赏图案,感知美)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各种各样的美丽图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请欣赏!(课件出示美丽的图案)老师收集的这些图案漂亮吗?生:漂亮。师:看了这些图案,你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生1:对称,生2:里面都有相同的图形。师:那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吗?生:我想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我也想设计一幅这样漂亮的图案。师:那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吧。(板书课题:图形的旋转)二、新知探索。(观察感悟,发现规律)师:老师这里有一位设计师设计的图案(出示课件),你知道这幅美丽的图案是怎样设计出来的吗?生:设计师是先设计出一个图形,然后在这个图形的基础上得到这幅图案的。师:哦,你真厉害,有一双善于发现的大眼睛。今天我们也来做设计师,想一想怎么样在图形A的基础上得到这幅美丽的图案。(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组织学生进行交流汇报。)生:把图A旋转一下。(学生汇报完后,电脑演示图案的形成过程。)师:观察从图形A旋转到图形B,图形B旋转到图形C,图形C旋转到图形D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生:图形的形状,大小没有变。图形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师:你能用手演示一下怎样是顺时针方向吗?(生演示)那与之相反的是什么旋转呢?你能演示一下吗?生:逆时针方向旋转(生演示)。师:同学们的观察真仔细,那么,我们再来仔细观察,看看你还会有什么不同的发现?(再次演示图形的旋转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