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语文课型讲读课时第二课时年级四年级教师王亚峰课题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巩固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重点词句。理解“赏心悦目”、“一丝不苟”、“唯一”等词的意思。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积累材料的方法。情感目标: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创新目标:学习作者对人物描写细致入微,对聋哑青年的外貌,“特别”的神态、动作刻画传神的方法。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重点是引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体会文章说明的道理,受到启发,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做事勤奋、专注的品质。教学难点:难点是理解“鱼游到了纸上”与“鱼游到了心里”的关系。学生分析借班上课,学生完全不熟。按照进度,本课还没有讲到,所以,学情比较复杂。教学模式引发情趣—合作探究—汇报交流—总结提升创设意境—整体感知—潜心会文—延伸表达教具准备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第二课时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在副板书位置画一张纸,拿出一只漂亮的金鱼,贴在“纸”上。(板书:鱼贴到了纸上)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27课——鱼贴到了纸上。2.哟!还真是。不对吧,鱼怎么会游到纸上呢?3.来,大家快打开书,和学生很疑惑:老师,您写错了,是“鱼游到了纸上”,不是“鱼贴到了纸上”。学生可能有能说出来的,适当引入课文。复习,巩固悬念的设置二、师生合作、整体感知。三、提纲挈领,挖掘中心。老师一块儿看看课文。1.这回读课文,咱们师生合作,我找七名学生,我读到哪儿停止了,看着谁,谁就读下一句,同学们要把这句话用铅笔画下来。2、师生合作,学生共画出七句带有“游”字的句子。3、大家看看,这七句话都有什么字?多媒体展示(板书:游)1.这七句话你们都喜欢哪句?为什么?2、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出“专注”“勤奋”“一心一意”“全神贯注”等词。(板书)3、同学们说得真好,谁再来读一读能体现年轻人专注、勤奋的句子。4.听了以上句子,我不由发出“鱼游到了纸上”的惊呼。(把“贴”改成“游”)这是对年轻人的褒奖!来!跟老师读一遍题目。5.多么专注的年轻人!年轻人也是这个意思,但坐在池边的茶室里,泡上一壶茶,靠着栏杆,看着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真是赏心悦目。他老是一个人呆呆地站在金鱼缸边,静静地看着金鱼在水里游动,而且从来不说一句话。…….游学生小组讨论,也可各抒己见。学生读课文,师指导读法。师生齐读:“鱼游到了纸上。”“先游进我的心里”因为鱼先游到我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着问题读书,引入师生共同读文的环节。抓住重点词语或句子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照应开头环节,也把文章的中心点明了。四、以差引优,凸显写法。五、展现情智,感受表达。他没写“专注”“认真”等词语,他写什么了?(在题目下方贴上“先游到我的心里”。)6.请同学用关联词语把这句话和题目连起来。1.同学们,通过刚才跟着大家学习,我忽然觉得我以前写的文章的句子用得不怎么好,同学们能不能帮我和作者的比一比?(多媒体展示)我常去玉泉观鱼。在金鱼缸边认识了一位举止特别的青年。通过看这位青年画金鱼,对他有了更多地了解,不禁对这位青年产生了敬佩之情。……2、哟!大家说得不错嘛。我知道了,我这篇文章里的句子少了外貌、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看来一篇好文章还真离不开它们呀。3.可是,神态、动作等写作要素怎么才能捕捉住呢?的心里,所以才游到了纸上。学生欣然接受。学生口头评议。多观察!多问!多想!生1:年轻人,你真了不起。生2:年轻人,你因为专注、勤奋获得了成自然突破难点。设置情境,使学生在改作文的过程中,细细品读,慢慢体会文章的写法。总结写法。进一步深化1.多么可敬可爱的青年,他就这样持之以恒,坚持不懈地看鱼,画鱼,不到一年的时间就把鱼画的栩栩如生了。了解了他的故事,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2.你从作者身上学到了什么?3.出示课件。师:通过自己坚持不懈地努力,获得成功的故事还有很多,像海伦凯勒、霍金、张海迪,希望同学们课下收集他们的故事读一读,相信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