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教育工作总结心存感恩与爱同行——新民路小学慈善教育总结慈善教育是学校德育的拓展和延伸,是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扶危济困观念的有效途径。慈善文化倡导的爱、知恩、感恩、报恩既是中华传统美德的流传,更具有鲜明的时代价值。把慈善理念融入教育体系之中,对推动青少年人生观、世界观、道德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此,我校将“心存感恩与爱同行”确立为此项活动的主题。一、高度重视,精心策划,扎实有效地开展此项活动。为了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少先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为成员的的活动领导小组。形成了校长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主要抓,大队辅导员、中队辅导员直接抓,全体老师共同抓的良好格局。二、广泛宣传,营造浓郁的教育氛围。1、“心存感恩与爱同行”教育启动仪式。20XX年5月,我校召开了“心存感恩,与爱同行”少先队主题队会。在队会上,通过歌舞、朗诵、小品等形式,向学生展示“感恩父母----感恩师长----感恩社会----感恩祖国----用心感恩”五个环节的慈善教育。通过队会,学生感受到亲情的无私,师爱的伟大,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同时也了解到助人为乐、扶弱济贫的善心善举。2、在校委会、全体教师会上,我们把慈善教育进校园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向全体教师进行了宣传,并要求各中队利用每周一早读课认真阅读《慈善读本》。3、大队部精心组织了多次主题班队会,如。传统美德故事、当代雷锋的故事、道德模范故事、慈善家邵逸夫的故事等,向学生深入浅出的阐述慈善的含义,倡导同学们用爱感恩,用行动帮助他人。三、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做到“学会感恩、关爱他人”,懂得“予人玫瑰,手有余香”。1、读《慈善读本》,学《慈善读本》,用《慈善读本》。第1页共4页学校把每周一早读课定为“慈善教育课”,通过对故事的阅读、探讨、体会,孩子们了解到有很多人需要我们的帮助,我可以帮助别人。通过《爱的奉献》歌曲传唱,使孩子们懂得“慈善不是钱,是心”,教孩子们学会“行善”,体会“予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快乐。2、广泛开展孝德教育。充分以三八节、母亲节、教师节、老年节等节日为契机,号召全体队员采用送花、做一件好事、自制贺卡等方式来表达对师长的感恩之情;认真落实好全市的“中小学感恩周”活动,做好“三个一”:召开一次主题班会、出一期黑板报、上交一份优秀的德育实践作业;在清明节、中秋节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国庆节开展“向国旗敬礼”网上签名寄语活动,教育同学们牢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感恩英烈与祖国;12月26日是我国伟大领袖毛泽东诞辰纪念日,我校于2005至今,定期召开“忆伟人、诵诗词”毛主席诗词朗诵会,使队员们追忆伟人风采,陶冶革命情操,曾被宝鸡电视台《今日播报》栏目报道播出。这些活动潜移默化地引导队员从小要学会感恩父母师长,感恩祖国与社会,培养了学生的感恩之情。3、融合教育,共育爱心。我校有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一个16名学生的班,博爱是人类一种高尚的情操,更是一种人格的修养,人间有了“爱”一切那么美好。漂亮、聪明的孩子人见人爱,要爱面部痴呆、口齿不清、肢体残疾、思维混乱、行为怪异的孩子说着容易,做着难。可是担任启智班教学的各位老师,面对这群学生却像父母一样关爱着每位学生。个别新入学的孩子不适应学校环境,大哭大闹,在教室内外来回走动,教师就细心观察孩子的各种行为,耐心说教、抱在怀中擦眼泪、洗脸,苦口婆心循循善诱,使孩子逐渐喜欢学校、老师、同学。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孩子的各种情况,教师有意识与孩子交谈,从言谈举止中掌握一些情况,对学习生活中有困难的尽可能予以帮助。当学生生病呕吐了,教师及时予以清洗衣物。学校校长经常深入班级了解每位学生的智力发展、智障原因、家庭状况、学习与生活情况,及时掌握学生合理化需求,让启智班学生平等参与学生校门口值日、挂牌保洁员清理校园卫生等活动,第2页共4页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鼓励学生参与学校各项活动,树立学生自信心。局领导多次看望启智班的师生,区残联、市残联多次看望启智班,及时并下拨教育资金。国家智障协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