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化学学科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100分。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1.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属于()①酸②氧化物③含氧酸④难挥发性酸⑤一元酸⑥化合物⑦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③⑤⑥C.①②③⑤⑥⑦D.①③④⑤⑥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一定由分子构成B.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C.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物质的质量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B.摩尔既是物质的量的数量单位,又是物质的量的质量单位C.阿伏伽德罗常数是12kg12C中含有的碳原子数D.物质的量是用来描述微观粒子的物理量4.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NaHCO3=Na++H++CO32-B.NaHSO4=Na++H++SO42-C.MgCl2=Mg2++2Cl-D.Ba(OH)2=Ba2++2OH-5.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A.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单质B.用托盘天平称取5.20g氯化钠C.用100mL量筒量取5.20mL盐酸D.用坩埚钳取下灼热的蒸发皿6.瓦斯中甲烷(CH4)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4时爆炸最强烈,此时甲烷与氧气的体积比是()A.1:3B.1:2C.1:1D.2: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直径介于1nm~100nm之间的微粒称为胶体B.胶体粒子很小,可以透过半透膜C.利用丁达尔效应可以区别溶液和胶体D.向FeCl3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可制得Fe(OH)3胶体8.同温同压下,已知O2的密度为g/L,则NH3的密度为()A.g/LB.g/LC.g/LD.g/L9.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23gNa与足量H2O完全反应后可生成NA个H2分子(已知:2Na+2H2O=2NaOH+H2↑)B.18gH2O中含有的质子数为10NAC.标准状况下,22.4LN2和H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2NA个原子D.24gO2和24gO3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10.在强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并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A.Na+、Mg2+、NO3-、Cl-B.K+、Na+、CO32-、NO3-C.K+、Ba2+、HCO3-、Cl-D.Na+、K+、MnO4-、SO42-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已知:新制氯水有漂白性)B.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C.做蒸馏实验时,在蒸馏烧瓶中应加入沸石防暴沸。如果在沸腾前发现忘记加沸石,应立即停止加热,冷却后补加D.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12.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NaCl、MgCl2、AlCl3三种溶液,当溶液的体积比为3:2:1时,则三种溶液中Cl-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3:4:3B.1:2:3C.3:2:1D.1:1:113.下列情况属于离子反应的是()A.胆矾失水B.用食醋除去水垢C.KMnO4加热制O2D.C和O2反应生成CO214.下列各组微粒中,在一定条件下均可以作氧化剂的是()A.Fe、H2O、CO2B.ClO-、Cl-、Ag+C.Cl2、HClO、MgD.Fe3+、MnO42-、NO3-15.下列对实验操作分析错误的是()A.NH4NO3溶解吸热,若配制0.5mol·L-1NH4NO3溶液时直接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B.配制0.1mol·L-1的NaCl溶液时,若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则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定容时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即将超出的水吸出,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D.配制0.1mol·L-1的NaOH溶液时,若使用的NaOH已经潮解,则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16.在反应3Cl2+6KOH=5KCl+KClO3+3H2O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1:3B.1:2C.1:5D.5:117.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和黏土,这些物质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压制,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