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化学·必修二》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编制:黄怀英审核:包科领导:班级:姓名:小组:评价: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2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可逆反应、化学反应限度的涵义,初步学会根据反应速率判断化学反应所能达到的限度,初步了解影响化学反应限度的因素。2、通过对“提高煤的燃烧效率”的讨论,认识控制外界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1、认真阅读课本50~53页,熟记课本基础知识.2、完成预习案中的问题,依据发现的问题再研读教材或查阅资料,解决问题。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在“我的疑惑”处。利用15分钟高效完成。预习案一、阅读课本填空。1.高炉炼铁的主要反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反应中氧化剂是__________还原剂是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还原产物__________。2..实验发现,在二氧化硫和氧气的反应中,无论怎样改变条件,都不能使二氧化硫全部转化为三氧化硫,这是因为在二氧化硫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的同时,三氧化硫也在分解。像这样的反应就叫可逆反应。逆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科学研究表明在一定条件下,许多反应都是__________的,即正向反应()和逆向反应()在同时进行.4、在一定条件下,__________进行到一定程度时,_________和________相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状态,我们称_____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_______。5.化学平衡状态是可逆反应达到的一种特殊状态,是在给定条件下化学反应能达到或完成的最大程度,即该反应进行的__________。化学反应限度决定了反应物在该条件下的____________________。4.任何可逆反应在给定条件下都有一定限度,只是不同反应的限度不同,改变____________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一个化学反应的限度。5.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希望促进有利的化学反应(提高____________)抑制有害的反应(减缓_____________)。【预习自测】1、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g)+3B(g)===2C(g)达到平衡后的标志是()A、C生成的速率与C分解的速率相等B、单位时间生成nmolA,同时生成3nmolBC、A、B、C的浓度不再变化D、A、B、C的分子数比为1:3:22、本题列举的四个选项是4位同学在学习“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化学平衡”一章后,联系工业生产实际所发表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在一定时间内快出产品B.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用有限原料多出产品C.化学反应速率理论是研究怎样提高原料转化率D.化学平衡理论是研究怎样使原料尽可能多地转化为产品2014—2015《化学·必修二》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编制:黄怀英审核:包科领导:班级:姓名:小组:评价:我的疑问探究案【思考】一个反应在实际进行时,反应物能否按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物质的计算关系完全转变为生成物?如果能,是在什么条件下?如果不能,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化学反应的限度1、可逆反应(1)我们还学过哪些可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下反应是否是可逆反应?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2H2+O2===2H2O与2H2O===2H2+O2互为可逆反应②SO2+Br2+2H2O=H2SO4+2HBr与2HBr+H2SO4(浓)=Br2+SO2↑+2H2O互为可逆反应(3)掌握可逆反应概念需要注意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考】2(1)在2SO2+O2====2SO3中,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和生成物的浓度是怎样改变的?(2)刚开始时,正向反应逆向反应同时进行,反应速率是否相同?(提示:此时反应速率与浓度有关)(3)随着反应的进行,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是怎样改变的?最终达到怎样的状态?(4)能否用图示表示该过程?2.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状态)(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14—2015《化学·必修二》导学案编号:使用时间:编制:黄怀英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