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2014年历史中考冲刺篇┃统一国家的建立嬴政封建长城1.如何正确评价秦始皇?秦始皇既是千古一帝,又是一个暴君。主要理由是秦始皇统一了中国,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实行郡县制,修长城抵御匈奴,开灵渠开发南方。但同时,他又焚书坑儒,钳制思想,摧残文化;他对人民实行暴政,实行严刑酷法,征收重税,征发无尽的徭役和兵役,充分说明他是有名的暴君。┃考向探究┃第2讲┃统一国家的建立、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典题例练┃1.[2012·绵阳]光明中学正在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说:“他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他是对中国历史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千古一帝’。”你认为主持人描述的人物是()A.禹B.嬴政C.杨坚D.李世民B[解析]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又统一了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B2.[2011·湛江]下图为我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的行政机构示意图,它所反映的制度创立于______朝。图中________一职对皇权的威胁最大,后来被朱元璋彻底废除了()A.周御史大夫B.秦丞相C.汉丞相D.唐太尉[解析]从图示内容可看出是中央集权制方面的内容,链接相关的知识可知这一制度创立于秦朝,其中丞相对皇权的威胁最大。A3.[2012·聊城]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图片搭配在一起最合适()此题为一道读图式选择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史实能力。仔细阅读题干中“东瀛”“袈裟”便知与和尚及日本有关,然后观察图片下方文字信息可知相关人物是鉴真。5.[2012·杭州]元灭南宋后不久,中国再度完成统一。下列史实发生于元代的有()①全国的经济重心开始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转移②在地方上实行行省制度③西藏成为正式的行政区④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D[解析]此题为一道组合式选择题,最佳解题方法是排除法。从唐朝中后期开始的经济重心南移,到南宋最后完成,清朝乾隆在位期间蒙古族的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故①④排除。郑成功尼布楚条约伊犁将军2.郑和能成功实现远航的条件有哪些?首先是客观条件,包括当时经济的发展,造船水平的高超,航海技术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天文、历史知识的积累等。这些都是郑和远航能够实现的科学技术条件。其次是主观因素,郑和本人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和英勇无畏的气概,同时,他还具有一定的政治经验和组织才能。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是这个航海壮举得以实现的物质前提,是最根本的原因。3.用中国古代史实说明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三国时,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台湾和内地的联系(2)隋唐时,称台湾为流求,台湾和内地的联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3)元朝时,政府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和澎湖。(4)1662年郑成功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1683年清军进入台湾,1684年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典题例练┃1.[2012·徐州]中国古代有位教育家,他在教学中善于进行启发诱导,坚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特长。这位教育家是()A.孔子B.孟子C.荀子D.墨子A[解析]春秋晚期的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在教育中主张因材施教。D[解析]秦始皇陵兵马俑是秦朝历史的重要见证。2.[2012·株洲]文物就是鲜活的历史,下列文物能够反映秦朝历史的是()第8讲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考点图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新民主主义革命上海井冈山遵义2.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比较。A相同点:背景相同:都发生在大革命失败后。目的相同:反抗国民党屠杀,挽救革命成果。过程相同:都受到挫折。方式相同:武装起义。B不同点:南昌起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借用国民党旗号的武装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秋收起义则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号,抛弃了国民党旗帜,不但是军队的行动,而且有较多的工农武装参加。1.[2012·汕头]曹汝霖在回忆录中写道:“一天,吴总监来电说——天安门外有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