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青少年身体、心理发展现状及对策山西省大同市同煤一中体育教研组郑德江我国的高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学生家长的希望和社会的期盼,是高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刻,同时也是学生个性形成、自主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有着近三十年教学实践的我一直在关注着青少年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方面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就我市普通高中青少年学生来谈,心理健康标准是:1、智力正常。2、情绪适中。3、意志健全。4、人格统一。5、人际关系和谐。6、与社会协调一致。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牲。目前我国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加强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青少年在身体方面和心理方面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锻炼表现比较突出的问题是:(一)学习问题当前青少年年龄阶段主要集中在初、高中学生中,青少年的心理方面突出的问题表现在其学习中,部分学生因为学习困难、考试焦虑、厌学、逃学,甚至造成自杀或暴力事件问题虽然为极少数,但也应当引起我们教育者的足够重视。其中,厌学不仅是学习较差的同学表现突出,就连一些成绩较好的同学亦出现厌学情绪。由于竞争越来越激烈,考试的压力过大,考试时无法发挥正常水平,从而导致成绩不良,越是面对重要的考试,精神越高度紧张,由此而形成恶性循环,严重者甚至导致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等。而伴随着青少年个体发育较快,身心变化较快这一特殊时期,在其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自我意识逐渐提高,感受到了家庭、学校和社会所寄予的期望,渐渐意识到了自身的责任和义务,并感受到了以上种种所带来的压力。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很好的释放,就会由此而产生各类的情绪问题。最终导致青少年学生情绪不稳定、恐惧、抑郁、焦虑、愤怒、羞怯等问题的出现,因此学习问题是青少年心理方面最大的问题。(二)人际关系问题目前青少年在人际关系方面,心理健康的青少年能够客观地与他人进行积极的沟通,所表现出来的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很“懂事”,并能保持自身人格的完整性;在自我方面,善于正确地评价自己,并能通过别人来认识自己,能够愉悦地接纳自己,并能人为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一些消极的想法与行为。而有个别青少年则表现为对任何人、事情不信任、不理解、不尊重,并随时产生逆反、对抗等心理。最终发展到了孤独、焦虑、抑郁、偏执、敌对等不良心理。有数据表明在我国13亿人口中,未成年人约有3.7亿。据统计,目前我国有3000多万心理有问题的少年,而且近几年内仍有明显上升趋势。上网成瘾、早恋、模仿暴力,病理性赌博等这些虽然是在个别青少年身上所反映出的问题,但我们作为教育者肩负着国家的未来,更应当采取措施预防这些问题的产生。针对这些不良的反应我市教育局加大对在校青少年心理疏导和身体方面的关注和解决力度,让问题青少年通过学校的努力使其成为合格青少年。比如一年一度的全市中学生田径运动会、全市中学生球类运动会(包括篮球、足球、乒乓球等项目),参与半程马拉松、五公里、十公里等项目的长跑活动,培养青少年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操,把除学习之外的时间用到对自身身体方面的锻炼,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外活动。上述举措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健全的心理健康,使教育真真起到了教育的目的。我校从2014年在张建国校长的主持下开始创立《青少年心理健康》课程。在随后的工作中我们逐步的建立和完善了学校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2017年学校又创建了《安全教育课》课程,每周一下午利用一节课的时间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安全心理辅导。这些工作的实施有助于更好的开展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安全教育的研究,可以更好的了解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特征,找出青少年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从而提出适合青少年学生心理特征的教育方法,预防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山西中考从2014年由原来的30分增加到50分,学生、老师包括家长重视程度较以往有所提高。学校体育工作是我国体育工作最基础的环节,如果学校体育工作出了问题,那么国家体育在后备人才的选拔上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困难。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