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篮球技术理论VIP免费

篮球技术理论_第1页
1/31
篮球技术理论_第2页
2/31
篮球技术理论_第3页
3/31
篮球技术理论篮球进攻技术黄志雄广州四中篮球技术是篮球比赛中为了完成攻守目的,夺取比赛胜利而运用的各种专门动作的总称,它分进攻与防守两大部分。篮球技术简单分类一、进攻技术篮球进攻技术包括无球和有球技术两类。主要有:1.空切、2.徒手摆脱、3.接球、4.传球、5.运球、6.投篮、7.持球突破等。当前进攻技术主要表现形式1)加强了技术动作之间的衔接,提高了动作的变化能力。2)动作的技巧性提高,运用自如。3)技术动作的速率加快,缩短了动作的准备时间。4)提高了动作的突然性;5)无球队员的移动积极、快速,扩大了移动范围.提高了动作的对抗性和隐蔽性。(一)无球队员进攻技术无球队员的进攻行动有主动创造进攻机会和帮助同伴两种。主要是外围队员向篮下空切、突然移动摆脱接球、内线队员摆脱对手及接球等。一般依靠起动、变向变速跑、急停、转身、假动作等实现进攻目的。1.空切概念:空切的目的是摆脱防守队员,到空位或篮下得球投篮或进行攻击配合。空切的方法:1)利用速度。摆脱前先主动贴近对手,然后突然起动用速度超越对方。2)利用对方重心变化。采用变向变速跑、身体虚晃假动作及在对方紧逼时突然转身等方法,使对方重心失去平衡。要求(1)要和同伴的行动协调一致,不要二个以上队员同时向一个方向和一个攻击点跑,要分清层次和先后。(2)要和球动协调起来。在起动时间上,不要过早切向篮下,在空切方向上最好是与球的位置相对或平行。(3)要贴近对方,用身体和脚步动作卡位,把对方挡在自己的侧面。(4)起动要有突然性,起动后要掌握好动作节奏和速率变化。(5)空切时要侧身跑,注意球的活动,随时准备接球进攻。2.摆脱对手概念:无球队员在对方采用人盯人防守而无法顺利接球时,要主动摆脱对手创造接球进攻的机会。摆脱的方法:1)对方紧逼时,进攻队员可快速向篮下空切,然后突然急停或转向,拉开与对手的距离(如右图)2)在对方防守不便直接得球时,接球前先主动靠近对方把对手向篮下挤压,然后突然后撤(如右图)。外围队员除以上两种个人摆脱对手方法外,还可以利用交叉换位和掩护等方法,摆脱对手的控制去接球。(1)卡位:中锋队员原地要球时,用侧身跨步和手臂动作挡住对手,或运用后撤步挤压对方。把对手挡在来球方向的远则。(2)变向:在慢跑中贴近防守并突然改变移动方向,把对手挡在体侧或身后。在双方争抢攻击点时,可用迂回步、交叉步、转身、跨步等挡住防守队员。(3)转身:在跑动中贴近防守者,突然用后转身挡住对手。(4)假动作:原地或行进间摆脱对手时利用脚步动作或身体虚晃,诱使对方在选位、堵卡时的判断错误,摆脱对手接球。中锋队员和处于内线的策应队员,在对方采用人盯人防守时,摆脱对手的方法有摆脱对手要求(1)要快慢结合,动作突然。(2)要真假结合,主动变化。如外围队员向篮下挤压时,防守不堵,就可直接向篮下空切。(3)要沉着冷静,掌握时机。如内线队员摆脱对手时,要注意球的转移方问,不要盲目地在篮下来回跑动。3.接球接球有单手和双手两种方法。具体运用取决于来球的力量、方向和落点。接球好坏对进行下一动作有直接影响。接球要求(1)要抢占有利位置、积极、主动迎球。不要站在原地等球。(2)接球时要向传球队员传递信息。可以通过语言暗号、手、眼或身体动作示意接球的意图和来球的方向及落点。(3)接球前要了解场上情况,进行处理球的预测,接球后当不能投篮和突破时,要及时快速将球传出,以利用同伴和球不停的移动中创造更好的进攻机会。(4)接球动作要快速,要刚柔结合,球触及手指后,手腕后引,缓冲来球的力量。(5)要用手臂和身体保护来球,以防对方抢、断球。队员无球时,除空切、摆脱对手接球进攻外,还可以通过移动给同伴创造进攻机会,如拉开、弱侧助攻等。(二)持球队员进攻技术队员得球之后,基本的进攻动作是传球、投篮或运球突破,因此,队员接球时,首先要保持“攻击”的姿势(能传、能投、能突),使接球与下一动作紧密结合。1.传球传球是队员之间配合的主要手段,是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之一。...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篮球技术理论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