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小学校长培训(三峡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与学校信息化发展万州区教科所高建中内容摘要:一、信息、信息技术、教育信息化二、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信息化建设三、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研究四、交流、提问、互动、应用五、校长的信息化工具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小学信息化建设本讲摘要:1、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策略2、架构中小学校园信息平台3、走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4、关注中小学信息化进程中的学生信息伦理道德问题一、中小学信息化建设策略1、统筹规划,构建中小学信息化综合平台信息化教学平台信息化管理平台信息资源平台信息文化平台技术平台2、对全员职工的信息技术培训3、营造良好的教育信息化氛围教学、科研、管理、校园文化等4、科学、规范的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管理、使用、效益、可持续发展5、高效便捷的网络平台校园网、互联网、其它1二、架构中小学校园网1、校园网络建设的意义建设校园网络是学校推进真正素质教育的需要建设校园网络是学校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制高点建设校园网络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校园网是学校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及核心平台2、校园网络建设的需求分析性价比高网络承载业务多网络负荷大网络智能化要求高网络要求易管理网络的扩展能力要好3、校园网络建设的策略.正确处理好硬件、软件和潜件的关系。.加强潜件的发展是学校网络建设的根本保证。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抓好全员队伍的培训。鼓励应用、注重硬件与软件的协调发展是学校网络建设的基础。、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一定要因地制宜、量体裁衣,实用为先。4、校园网络建设的规模方案、小规模校园网络应用规模:1个多媒体教室(约40个多媒体教学终端);1个电子阅览室(约12个多媒体用户);20个校园网用户;拨号(或其它)接入互联网。应用特点:支持多媒体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学;高性能,全交换,满足用户需求;管理简单,无须专门培训;、中等规模校园网络:应用规模:2个多媒体教室(各约60个多媒体教学终端);1个电子阅览室(约24个多媒体用户);80个校园网用户,实现办公自动化;园区范围内多幢楼宇分布;整体接入互联网,安全的广域网访问控制。应用特点:高性能全交换,千(或百)兆主干,满足大负荷网络运行需求;支持多媒体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学和办公自动化;方便的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与性能;卓越的多媒体应用系统,满足用户的点播、2广播等需求,实现多媒体教学、管理;管理简单,无须进行专门培训;系统安全保密性高;专线接入Internet,实现校园网内所有用户高速访问广域网。方案内容:此规模的学校可以在多媒体教学子网、图书馆子网的基础上增加教务管理(办公)子网,充分发挥办公自动化的管理功能。应用规模:多个多媒体教室:各约60个多媒体用户;1个电子阅览室:约60个多媒体用户;几百个校园网用户实现办公自动化;校园宿舍内也可接入校园内部网;园区范围很大,且有数十幢楼宇分布;整体高速接入互联网,安全的广域网访问。应用特点:高性能全交换,千兆主干且作冗余备份连接,满足大负荷网络运行需求;支持多媒体应用,包括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多媒体教学和办公自动化;利用虚拟网络(VLAN)方便的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与性能;卓越的多媒体应用系统,满足用户的点播、广播等需求,实现多媒体教学、管理;管理简单,浏览器方式无须进行专门培训;系统安全,保密性高;带宽优化技术,降低链路费用;高带宽专线接入Internet,实现校园网内所有用户高速访问广域网。、大规模校园网络:方案内容:在此规模的学校可以充分发挥优势,除了多媒体教学子网、教务管理(办公)子网、图书管理子网外,可以增加校园网络中心、信息点播子网。三、走进中小学信息技术课1、信息技术课程①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1)养成信息技术情感和伦理道德修养(2)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3)提高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优化教与学的过程和效果(工具说,但不完全)②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基础性、技术性、高速发展性、实践性、层次性、学科性、工具性、综合性等③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