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4分)始龀()荷担()孀妻()箕畚()2.释词:(4分)⑴年且九十(且:)⑵吾与汝毕力平险(险:)⑶杂然相许(杂然:)⑷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易:)3.解释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4分)⑴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意为。⑵一厝朔东,一厝雍南。通,意为。⑶甚矣,汝之不惠。通,意为。⑷寒暑易节,始一反焉。通,意为。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3分)A、这篇寓言故事相当完整,有背景、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也写出了一些生动的细节。B、本文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地奋斗的道理。C、本文结尾写大力神夸娥氏两个儿子把山背走了,这是一种封建迷信思想。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是文中的主要对比,是故事寓意之所在,反映了我国古代人们在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观点。5.原文填写:(4分)⑴愚公之所以决心称山,是因为。⑵愚公坚信山能被移走的原因是。6.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A、河阳之北B、汝之不惠C、操蛇之神D、渤海之尾7.选出“其”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A、其妻献疑曰B、其如土石何C、帝感其诚D、惧其不已8.愚公之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是否相同?这两个人物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4分)9.说说下列句子使用的语气:(4分)⑴且焉置土石?()⑵如太行、王屋何?()⑶何苦而不平?()⑷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10.译句:(4分)⑴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⑵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1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笑”和“长息”分别有什么表达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