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护士的职业风险及职业防护【摘要】产房护理工作是一门特殊的职业,产房护士的职业危害现象已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充分做好产房护士护理工作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关键词】产房护士职业暴露自我防范护理人员长期处在高危人群之中,经常暴露于传染性血液或体液环境里,或直接接触具有传染性的病变部位,职业感染的机会较多,同时,护理人员繁重的工作和工作中紧张的心态使得她们在心理上需要承受着较大的压力,这些使护士成为职业危害中最为危险的群体之一。而产房护理工作是一门特殊的职业,其特殊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决定了产房护士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不可避免地经常与血液、羊水、分泌物等接触,产房护士的职业危害现象,已是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充分做好产房护士护理工作的职业防护十分重要。现就产房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讨论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问卷对象来自我院产科的护理人员6人,其中护士1人,护师2人,主管护师2人,副主任护师1人;年龄18岁~50岁;护龄1年~32年;中专学历2人,大专学历2人,本科学历2人。1.2方法对参加问卷调查的护理人员发放问卷调查表,具体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如学历、年龄、职称、工作时间;在护理工作中接触患者血液污染物次数、接触羊水污染物次数、接触分泌物污染次数等;接触不同污染物后相应的处理措施;被锐器所伤的次数、伤后处理措施;平素对这些污物接触、锐器所伤而所采取的防护行为和防护方法。2结果2.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份,回收6份,回收率100%。产房护士在接触污物污染与被锐器所伤及标准化处理情况见表1。表1接触污物污染与被锐器所伤及标准化处理情况类别人数血液(标准化处理)羊水(标准化处理)分泌物(标准化处理)锐器伤(标准化处理)产房护士66(4)6(4)6(3)4(3)注:产房护士被污染率为100%,标准化处理率为61%;产房护士锐器伤占67%,标准化处理率为50%。2.2锐器伤种类及处理方法在调查问卷中显示锐器类型有注射器针头、输液器针头、安瓿碎片、缝针四种,4名护士均发生过锐器伤,此四种锐器伤占到所有锐器伤的95%以上,年人均刺伤3.0次。锐器伤后有一半以上的护士采取立即挤压伤口部位流出少许血液,然后用肥皂水和流动水冲洗皮肤,并用0.5%碘伏消毒伤口后包扎。3讨论3.1产房护士的职业危害因素3.1.1生物性因素生物性危害因素是指病原微生物对护士机体的伤害。产房人员每天频繁地与产妇体液、血液接触,在护理工作中注射、抽血、输液、输血、导尿、会阴护理等与血液、羊水、分泌物等接触,同时在新生儿出生后称体重、盖脚印、戴手圈、沐浴等,均是职业暴露的机会,可见产房护士是职业暴露最危险的群体。3.1.2理化因素的危害(1)化学消毒剂随着科技水平的日新月异,各种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医院的空气、材料、器械的消毒,如洗必泰碘、过氧乙酸、碘酊、消毒灵等。它们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对医护人员存在着潜在的毒副作用,有的可以直接刺激呼吸道而导致支气管炎、哮喘等疾病。(2)紫外线紫外线具有广谱杀菌作用,能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但紫外线同样对人体表面的皮肤细胞具有杀伤力。紫外线的照射易造成人体皮肤产生红斑甚至皮肤脱落,严重的还会造成皮肤癌变,紫外线长期刺激眼睛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眼炎。因此紫外线也是护理人员所面临的职业危害之一3.1.3针刺伤:产房护士在接生过程、抽血、备皮等操作中,经常使用锐利器械,有针刺伤的危险。尤其是在缝合阴道裂伤较深的伤口时,伤口暴露不充分,需要用手指摸着伤口底部缝合,因而容易刺伤自己。3.1.4噪音:产房的主要噪音来源为胎心监护仪、电话铃、车床和仪器的移动、婴儿的哭声,最为严重的是产妇由于子宫收缩疼痛难以忍受而发出的呻吟声,有的产妇甚至大喊大叫。产房护士长期在这种特殊的噪音环境下工作,可引起肌体的应激反应,包括生理和心理的反应,导致头痛、反应迟钝、疲劳,出现烦躁、焦虑、抑郁等情绪变化。3.1.5来自病人及其家属的危害:病人有病种、文化层次、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关系的差异,他们对陌生的医院环境及护理过程中的常规程序容易产生认知上的偏差;而不能很好地配合医护工作;更有不理智或酗酒后的家属在就诊时对护理人员施行暴...